台北市長柯文哲如果在半年後登高一呼,宣布參選二○二○年大選和組黨,將不令人意外。
只是柯粉真能克服心中那道坎加入柯文哲新組的黨?大選操盤手與立委推薦人選又從何覓得?缺人為現實一大困境。至於募款資源,從去年的「抖內」(Donate)盛況,加上企業押寶跡象初現,應該不成問題。
怎麼組?柯營研究馬克宏模式
以柯營研究重點之一的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模式為例,在選前一年才組成政黨「共和前進!」(La République En Marche!),不但自己勝選,還提名大量年輕政治素人出馬,一舉囊括國會過半席次。
為初探各地可能人才,傳出柯P在去年選後,派出核心幕僚前往各縣市,評估和物色可能合作的人選。除了實力型地方人物帶槍投靠外,如果走「馬克宏模式」,組黨後是否會大量提名政治素人,強攻政黨票的不分區立委席次?這也將成為柯P新政黨的重要觀察指標。至於黨員部分,有多少柯粉願意入黨成為有趣話題。

柯P臉書按讚人數逾二一○萬人,但其中也有不少是「柯黑」。柯營稱,這只是一個參考數字,即使未來成立政黨,有多少比例的人會加入,實在難以估算。
據柯營分析,柯粉多為年輕、高學歷族群。柯市府幕僚李縉穎曾提出一個指標叫「年輕人指數」,這是把二十到四十四歲的人口數除以四十五歲以上的人口數,得出的百分比。
李縉穎認為年輕人指數愈高的地方,代表年輕人對當地的政治影響力愈大。他計算出年輕人指數最高的前五名縣市,依序是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台中市、連江縣。多次民調顯示,年輕世代盤挺柯的比率高達近八成。
柯文哲要組一個以年輕人為主、網路為平台的政黨既有優勢也有隱憂。根據內部觀察,網路意見兩極激盪,半數柯粉強烈反對成立政黨,認為是走上回頭路。組黨會不會與柯P過去標榜超越藍綠的精神衝突?如何說服柯粉力挺和加入成為難題。
幕僚直呼選二○二○太趕
對於是否參選二○二○大選的問題,讓年輕幕僚想到就怕,目前還想不到要如何克服立委參選人、資深政治幕僚、各地操盤手等人才困境,需要時間一步步做好準備,直呼客觀條件並不成熟,「二○年太趕,根本不可能。」
「大軍集結必有徵兆,帶槍投靠不難,找到有號召力的人很難。」一位曾經打過大選的綠營人士稱,白色力量組黨有可能讓台灣現有的政黨體系再次解構與重組,除了有實力的立委參選人選難覓,操盤手如果只靠市府團隊和年輕幕僚,就要打天下「真的會很恐怖」。而柯粉要從認同到入黨,也還有很大的距離。
吸金能力驚人,錢不是問題
資源是打選戰的彈藥,有經費才能發展據點組織和打文宣戰。決戰關頭選情緊繃時,如果各縣市加碼多辦一場大型造勢活動,文宣與活動費用就會再翻倍。
這位人士估計,各地選立委的獨立候選人,經費至少從千萬元起跳,如果打總統大選,保守需要五億元,甚至上看十億元。 (相關報導: 趙春山觀點:柯文哲的「強盜說」 | 更多文章 )
回頭看柯P網路「吸金」能力驚人,在一八年七月二十五日透過teamKP網站,開放抖內的短短九小時內,就募得逾四千萬元,讓藍綠政治人物很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