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協定》期中考過關!一再陷入僵局、聯合國秘書長三度上場救援……波蘭氣候峰會終於達成協議

2018年12月的波蘭氣候峰會達成重大協議,各國代表相互慶祝(AP)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4次締約方會議(COP24)12月2號在波蘭礦業城市卡托維治登場,經過13天馬拉松式的談判,近200個締約國家與組織15日終於就落實2015年《巴黎協定》的規則達成協議,產出了長達156頁的「施行細則手冊」,確認2023年全球減碳目標的盤點機制,同時也制定出透明的溫室氣體監管、排放與減排規則。然而,碳排交易制度仍無法達成共識,只能留待下屆會議繼續研商。

會議多次陷僵局 聯合國秘書長出言警告:談判失敗等同自殺

此次談判多次陷入僵局,主因為以中國、印度、巴西和南非為首的新興經濟體集團「BASIC」(Brazil、South Africa、India、China)堅持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不能採取「齊頭式平等」,巴黎協定對發展中國家應更加寬容。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美聯社)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美聯社)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還因此三度前往波蘭呼籲各方努力達成共識,「我知道這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現在是達成共識、政治妥協的時候。這代表會有所犧牲,但犧牲也將使我們所有人共同受益。」他甚至警告,若談判失敗「等同自殺」。原定14日提出最終談判結果,卻因會議卡關持續到深夜,最終延長至15日公布結果。

談判大會主席、波蘭環保部副部長柯提卡(Michal Kurtyka)15日宣布會議結果時還興奮地從主席台上跳下來,他表示,儘管各國都有各自立場,但最終都願意退讓找到平衡點,會全人類的未來共同努力。

2018年12月15日,波蘭COP24會議就《巴黎協定》實行規則達成協議,談判大會主席、波蘭環保部副部長柯提卡十分興奮。(AP)
2018年12月15日,波蘭COP24會議就《巴黎協定》實行規則達成協議,談判大會主席、波蘭環保部副部長柯提卡十分興奮。(AP)

《巴黎協定》期中考:COP24盤點執行進度,制定「規則手冊」

2015年12月12日,於法國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COP21)中,197個締約方一致同意通過《巴黎協定》。各締約方不僅提交「國家自定預期貢獻」(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 INDC),也同意將未來目標設定為「致力於將增溫限制在攝氏2°C或1.5°C以下」。不過,當時為順利達成共識,僅明訂大略目標,詳細的執行方式與細節都未達成共識。此次會議也是2020年各國宣布減排目標的最後期限前的關鍵一步,若會議無疾而終,恐導致《巴黎協定》的終結,因此國際社會都高度關注。 (相關報導: 末日倒數?英國自然史權威艾登堡祿警告:再不處理全球暖化,人類文明即將崩壞! 更多文章

2018年12月8日,示威者帶著寫有「阻止氣候變遷」的口罩,在波蘭COP24會議場呼籲各國領袖重視全球暖化問題。(AP)
2018年12月8日,示威者帶著寫有「阻止氣候變遷」的口罩,在波蘭COP24會議場呼籲各國領袖重視全球暖化問題。(AP)

今年COP24最重要的任務,便是通過《巴黎協定》「施行細則手冊」(Paris Rulebook),提出各締約方溫室氣體減排的執行原則,以及透明的溫室氣體監管,確保《巴黎協定》能如期上路。此外也是《巴黎協定》通過三年以來,首度檢視各締約方至今的減排進程,被視為是《巴黎協定》的期中考。COP24另一項重大任務就是解決「綠色氣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資金短缺的問題,「綠色氣候基金」的目的是協助開發中國家「減緩」(Mitigation)溫室氣體排放及「調適」(Adaption)氣候變遷對國家的損害。然而該基金自2010年在墨西哥的COP16通過以來,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