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大選雖然結束了,但選舉結果造成的影響卻未結束。最近這一個禮拜,台灣社會最關注的新聞話題無非就是韓國瑜未來的動向,以及民進黨如何檢討敗選。事實上,與此相關的,有兩位民進黨的話題人物,他們最近的表現或遭遇,值得討論和深思。因為,他們的際遇,具體而微的呈現出民進黨此次為何失敗,以及預示了為何還會繼續失敗下去。
媒體關注韓國瑜動向,主要是他要如何籌組小內閣,但愛屋及烏,當然也包括他的家人和曾經針鋒相對的政治對手。日前,民進黨台北市議員王世堅和韓國瑜女兒韓冰共同上政論節目,過程中當主持人詢問王世堅是否會「兌現諾言」,真的去跳愛河時,韓冰則幫王世堅緩頰,她認為王世堅只需來高雄旅遊協助拚觀光即可,還說韓國瑜其實很欣賞他。王世堅則回應到,只要能夠對高雄有益,他也可以「廢物利用」,略盡棉薄之力。
「畫面的亮點在於,當韓冰講話時,王世堅露出其招牌靦腆微笑,而在回應韓冰時,語氣也明顯較為柔和。」(資料照,顏麟宇攝)
這段畫面的亮點在於,當韓冰講話時,王世堅露出其招牌靦腆微笑,而在回應韓冰時,語氣也明顯較為柔和。對於此事,網民多給予正面評價,認為王世堅「很可愛」、對他印象改觀之類的。但也有些人不忘挖苦他,說他是「看到美女才不敢囂張了」、還有人問他之前質詢韓國瑜時的氣勢到哪去了。
事實上,不管外界的評價如何,王世堅在選舉前後的表現看似變化很大,但其實他的個人特質並沒有什麼改變。無論是對政敵大聲咆嘯,或是在政論節目上尷尬靦腆的表現,王世堅似乎並非刻意為之,而是發自內心的真性情。他在選前不斷放話用自我犧牲的方式打賭替黨內同志助選(雖然有可能幫了倒忙),與他在電視上承諾如果對高雄有益就願意協助,其實都是重情義的表現。
過去,王世堅號稱「打馬悍將」,問政風格一向強悍。但他不只針對馬英九而已,繼任的市長郝龍斌和柯文哲,也飽受他猛烈的炮火。正因為如此,加上經常為黨內同志說話,造成他在藍營群眾和「柯粉」之間曾經非常不討喜。只要把他當初大聲咆嘯質詢韓國瑜和柯文哲的影片找出來,就可以發現下面的留言幾乎都是一面倒的在批評他,找不到幾句好話。
然而,王世堅除了聲音大了一點外,其實並沒有什麼惡劣事蹟。他很少口出惡言或是造謠抹黑中傷別人,問政風格雖然強悍,但大多都有所本。而且他攻擊的對象,基本上都是有權力的大人物。當然,有人會說當初他指控韓國瑜是「菜蟲」,這難道不是一種惡意的抹黑和造謠嗎?其實,與其說王世堅是要刻意抹黑韓國瑜,不如說他是真心相信。畢竟,他對柯文哲和韓國瑜的成見如此之深,早就假設他們的本質是邪惡的。當以段宜康為首的民進黨同志率先發難時,他當然很容易就信以為真。況且,當時因為菜價上漲造成民進黨政府被輿論批評,以他的個性,當然會急於找出他所想當然爾的元凶來替黨內同志解圍。從他要求韓國瑜向段宜康、蔡英文道歉,激憤之情溢於言表,就可以略知一二。無論如何,比起他那些以造謠抹黑為能事,在鏡頭前表演虛情假意的憤怒,卻對自己的黨內同志三心二意的支援,經常欺凌弱勢的其他人好太多了。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慘敗就更不能示弱,為了民進黨好就別再逼它認錯
|
更多文章
)
「王世堅除了聲音大了一點外,其實並沒有什麼惡劣事蹟。他很少口出惡言或是造謠抹黑中傷別人,問政風格雖然強悍,但大多都有所本。」(資料照,顏麟宇攝)
無論是為了力挺黨內同志而打賭,或是在政論節目上因獨排眾議的言論而被訕笑。王世堅的努力不但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反而使自己淪為丑角。不過,這樣不計形象的全力護航,正反映出他對同志的情義。至少,他勇於脫離同溫層到被認為是偏藍的政論節目為自己人講話,過程中不打斷別人,也不插話,被挖苦或揶揄時,也僅以靦腆微笑應對,很有風度,光這點就已經勝過不少民進黨的政客。總之,王世堅過去讓人討厭和現今令人喜愛的原因都是一樣的。他真性情、講情義,跟普通人一樣。也像你的朋友,會跟你大聲爭吵,但事後仍和好如初,而且必要時還願意兩肋插刀。像這樣真性情的人,難道不會令人又恨又愛嗎?無怪乎包括韓國瑜在內的藍營人士,私下大都對他表示讚賞,網民對他的態度長期而言也大改觀。
與王世堅的小插曲相比,原北農總經理吳音寧則受到更大的關注。選舉前後關於吳音寧的討論,除了護航的言論外,大部分都認為她不適任,必須被撤換。然而,當農委會放出風聲到吳音寧「被辭職」這段時間,輿論卻出現些許不同意見,甚至不乏為吳音寧抱屈、甚至是同情者。抱屈者雖然大致上認同撤換吳音寧的決定,但卻認為她只是一個替罪羔羊。畢竟當初在決定人選時也是一波三折,吳音寧並非主動爭取。況且,從她上任以來,包括農委會在內的黨政高層一路相挺和背書,難道沒有連帶責任?同情者則認為吳音寧或許能力不足,但她堅持理念,至少出發點是良善的,這點還是值得肯定。
無論是抱屈還是同情,吳音寧與王世堅的情況其實有點類似。吳音寧長期從事農運和寫作,算是處在權力邊緣的人物,社會知名度不算高。民進黨執政後,當他們氣焰最囂張的前兩年,吳音寧並沒有主動加入爭權奪利。與其說北農總經理的位置是她父親或她去爭取的,不如說是綠營內部妥協的結果。她的管理能力當然有問題,對農民造成傷害。但與其說她是刻意為之,不如說是好心辦壞事,和「東廠」之流絕不可相提並論。她從不主動攻擊別人,被迫反擊時也不口出惡言,所有的強硬言詞都比較像是自我防衛,這與段宜康、邱議瑩之流更不在一個檔次。
吳音寧在受訪時表示:「不向謊言低頭,尤其不向強勢謊言低頭」,因而被外界批評在政治上不夠聰明和現實。然而,對一個長年從事農運和批判寫作的人而言,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換言之,無論民進黨的勝敗興衰、潮起潮落,吳音寧一直在用從事農運時的心態在當總經理,她始終堅持「做自己」,認為自己的出發點是好的,認為自己沒錯。她成為民進黨敗選後的替罪羊,令人替她抱不平。她的「擇善固執」,讓人覺得是堅持原則,因而對她的失敗多少抱持著同情。
「吳音寧在受訪時表示:『不向謊言低頭,尤其不向強勢謊言低頭』,因而被外界批評在政治上不夠聰明和現實。」(簡必丞攝)
王世堅問政風格強悍,選民服務應該也做的不錯,否則他不會再度當選。不過,他在螢幕前的表現無疑是個丑角。吳音寧或許是替罪羊,但她缺乏管理能力也是事實。然而,丑角令人喜愛,無能者居然還能讓人同情。那是因為,至少他們還算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正常人。
王世堅看到同黨同志被攻擊因而爆氣,被年輕女性讚美而感到靦腆害羞,這都是人之常情。他勇於接受挑戰,也勇於負責。對比那些為了爭權奪利而虛情假意的發怒、口出狂言卻不願負責,敗選後將責任推的一乾二淨的綠營政客,如段宜康之流,和他們的虛偽相比,王世堅顯得真情流露和情深義重。
吳音寧在從事農運和寫作時,就「不向謊言低頭」,擔任北農總經理後仍然「不向謊言低頭」,就連快要「被辭職」了,都還是「不向謊言低頭」。她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堅持做自己。對比那些大權在握時就肆無忌憚的袒護自己人,敗選之後卻推諉卸責趕忙找替罪羊的綠營政客,如林聰賢之流,和他們的缺乏原則相比,吳音寧反而顯得有理想和堅持信念。
對比民進黨內其他政客的虛假、刻薄寡恩和缺乏人性,王世堅真情流露的靦腆才令人喜愛。對比民進黨內其他政客的靠勢、見風轉舵和缺乏原則,吳音寧的堅毅才更令人同情。他們一個是近乎丑角的政客,另一個是欠缺能力的「文青」,但卻能引發社會大眾的喜愛和同情,這中間反映的其實是台灣社會對民進黨的厭惡和不滿。
王世堅和韓國瑜一家上演大和解,並允諾要到愛河旁拉小提琴促進觀光。他雖然還是丑角,但無論是對高雄的經濟還是台灣政治的正向發展,都做出貢獻。吳音寧終於離開那個她無法勝任的位置,擺脫政治的糾纏,重回農運和寫作。相信假以時日,也會產生相當的貢獻。回過頭來看,那些仍然不願反省,賴在位子上不走,還在持續尋找「戰犯」和替罪羊的民進黨政客,他們的存在,到底為這個社會或這個黨,帶來什麼正面的影響和貢獻,那是他們在夜深人靜時,自己要去深思的問題了。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慘敗就更不能示弱,為了民進黨好就別再逼它認錯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