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電子菸新創投資的道德界線?

作者認為,同樣是電子菸新創,為什麼NJOY和Juul命運如此大不同?原因是NJOY的產品定位在於協助已經有菸癮的人戒菸,而Juul雖然沒有明講,但是其產品的設計和宣傳都很明顯看得出來是要吸引更多人抽電子菸。(AP)

前陣子專欄提到避險基金巨頭老虎環球領投我們投資組合中的Cowboy Bike的一千萬歐元A輪募資,對於管理資產超過兩百二十億美元的老虎環球來說,這樣的A輪投資當然不是主要勞心勞力的業務,他們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億元美金以上的鉅額募資輪,並且奮力爭取領投地位。

能夠募資鉅額輪的多半是野蠻生長型的新創,其快速增長也多半伴隨著褒貶不一的討論。以老虎環球今年成功領投的多筆鉅額輪來說,最具爭議的莫過於總部位於舊金山的電子菸新創Juul——老虎環球在Juul今年初夏的$1B鉅額輪中,總共投入$600M,投後估值來到$16B!

電子菸當然不是什麼新發明,加州人不太抽煙所以我在矽谷工作時還沒感覺,但在2012年移居巴黎時,就已經注意到電子菸開始普及。特別是歐洲冬天嚴寒,但辦公大樓外總能見到三兩穿著西裝圍著圍巾、發抖的手指裡夾著香菸、吞雲吐霧打屁中的法國人,但同時間室內辦公桌前也多了一些吐著無臭無味白霧的同仁,帶我拜碼頭的同事見怪不怪,邊跟我介紹著不同電子菸的品牌。

Juul也不是第一家成為獨角獸的電子菸新創,以一首〈Uptown Funk〉風靡全球樂迷的Bruno Mars就曾經在2013年投資過總部在亞利桑那州的電子菸新創NJOY,當時他還親自代言,表示自己從小就是菸槍,但為了讓重病的媽媽放心,他開始透過抽NJOY電子菸來逐漸戒菸。2013年的$70M募資輪讓NJOY成為獨角獸,截至2016年為止,公司歷史累計募資$165M,投資人包含摩根史坦利、彼得・提爾和Napster創辦人Sean Parker

2016年9月,NJOY宣告破產並申請第十一章保護(Chapter 11)。

今日如果登上NJOY網站,可以看到公司似乎營運如常,我年初在紐約時代廣場也看到NJOY的大型廣告,這是因為NJOY在2017年初已經完成破產重整,重新開張營運,但原始創辦人團隊都已經鳥獸散。

事實上我去年還曾經跟其中一位主要共同創辦人談過他新創辦的新創,視訊會議的另一頭他看起來略顯疲勞,儘管明知跟風險資本家談融資一定避不了要談前一間公司倒閉的過程,但他對於NJOY仍然不願多談,面對我的詢問只說那是一堂很好的課程。我最終並沒有投資他的新公司,但倒不是因為他前一家公司倒閉——事實上他作為NJOY共同創辦人和公司破產的經歷正是我願意跟他談的原因——而是新公司的產品實在引起不了我的興趣,他看起來也還沒從NJOY的破產折磨中走出來。

跟NJOY的困境不同,去年7月才從另一家電子菸公司PAX Labs分離出來的Juul,今年的營收已經來到$940M,根據尼爾森市調,目前Juul總共佔有美國電子菸市場高達七成!也難怪我們的好朋友老虎環球願意砸下$600M,並給予高達$16B的天價估值。

所以同樣是電子菸新創,為什麼NJOY和Juul命運如此大不同? (相關報導: 楊建銘專欄:拿$8B買用戶體驗軟體? 更多文章

簡單來說,NJOY的產品定位在於協助已經有菸癮的人戒菸——僅管FDA和各種研究報告至今仍未能建立電子菸和戒菸效果的關聯——而Juul雖然沒有明講,但是其產品的設計和宣傳都很明顯看得出來是要吸引更多人抽電子菸,包含沒有菸癮尚未有菸癮的人。換句話說,NJOY的產品目標是自相矛盾的——畢竟如果癮君子全都戒菸成功,NJOY也會垮掉——而「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Juul更接近傳統菸草品牌,但求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