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國防軍新的軍營位於尼日首都尼阿美。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 Ursula von der Leyen)在出席新營地的揭幕儀式時表示,與馬利等其他薩赫勒地區國家一樣,尼日也屬於「歐洲的鄰居」,是打擊該地區恐怖主義、有組織犯罪和非法移民的「可靠伙伴」。尼日是薩赫勒5國集團(G5S)成員,該集團國家還包括布吉納法索、查德、馬利和茅利塔尼亞,成立的背景是2012年發生在馬利的伊斯蘭主義極端武裝叛亂。
德國在薩赫勒地區國家目前駐紮有900名士兵,其中在尼日首都尼阿美有40人,主要是空軍和醫療服務人員。除此之外,德國在尼日還有其他安全防務合作項目,包括建立一所軍官培訓學校以及在擴建尼阿美機場的軍事區。
德國在海外的軍事活動相當廣泛,在歐洲、非洲、北美和中東都擁有軍事存在。其中一部份是固定軍事基地的形式,或以同北約盟國協作、互換的方式,或以國際反恐維和為目標。
美國
根據德國聯邦議院學術服務部2018年編寫的一份有關美、德兩國軍隊的對比報告,聯邦國防軍在美國就有8處軍事基地和聯絡處。包括位於維吉尼亞州雷斯頓(Reston)的聯邦國防軍駐美國和加拿大指揮部、位於佛羅裡達坦帕(Tampa)的駐美軍中央指揮部聯絡參謀部。
在佛羅里達、新墨西哥、德克薩斯、亞利桑那州的基地,均為是德國或北約空軍的飛行員培訓基地。此外,聯邦國防軍在得克薩斯還有一處美國防空火箭系統的培訓中心。
歐洲
德國在法國史特拉斯堡以南的格拉芬斯塔登(Illkirch-Graffenstaden)駐紮有一個步兵營。另外在南部普羅旺斯地區的勒盧(Le Luc),還有聯邦國防軍的一個飛行員培訓基地。
德國在英格蘭和愛爾蘭十多個地方駐紮的士兵,屬於聯邦國防軍駐英國哈菲爾德(Harefield)的境外駐軍基地。聯邦國防軍在荷蘭也有多個小型的駐軍基地,指揮部位於布倫蘇姆(Brunssum)。
在北約2016年針對俄羅斯加強在東部駐軍的行動框架下,德國聯邦國防軍在立陶宛的盧克拉(Rukla)使用當地的基地。此外德國海軍在塞浦路斯的港口利馬索爾(Limassol)擁有後勤補給基地。此外,德國在非洲、中東和中亞戰亂危機國家參與維和行動,建立了以下野戰、空軍和後勤基地。
阿富汗
德國一直是北約阿富汗維和行動的積極參與方。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和北部的馬扎里沙里夫(Mazar-e Sharif),德國都有駐軍和軍事基地。聯邦國防軍的任務包括在國際安全協助部隊(ISAF,使命於2014年結束)的指揮下打擊恐怖勢力、培訓當地安全力量以及提供其他民事援助。
中東
在打擊「伊斯蘭國」恐怖武裝的國際聯合軍事行動中,聯邦國防軍在伊拉克的艾比爾(Erbil)社有一處野戰軍營,在約旦的阿茲拉克(Al-Azraq)使用當地的空軍基地。
非洲
聯邦國防軍在馬利的設有兩處野戰兵營(分別位於Gao和Koulikoro),任務是在聯合國藍盔部隊維和行動中,協助薩赫勒國家維護該地區的穩定,抵御伊斯蘭主義極端武裝,包括為當地安全力量提供培訓和咨詢。 (相關報導: 德軍裝甲師天下無敵?德國之聲:新近交付聯邦軍的裝甲車,僅3成滿足品質要求 | 更多文章 )
聯邦國防軍在東非吉布提港擁有一個後勤補給基地,主要任務是為東非沿海打擊海盜的歐盟安全力量提供支持。德國聯邦國防軍在尼日首都尼阿美的空軍基地,服務於歐盟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薩赫勒地區維護穩定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