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於2023年9月14日至15日,舉辦「黃金世代──2023 台灣銀齡NPO高峰會」與聯合國年度議題「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共同方向,透過三位專業領域講者以及世界咖啡館的討論方式研擬倡議政策,帶領與會NPO代表共同推動高齡社會所需的福利政策與共生共好的永續發展方式,對此,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張淑卿表示,老盟作為倡議組織,體認到社會群體的韌性作為永續發展的重要關鍵,為此定期舉辦高齡者論壇以及NPO共識營,持續致力推動高齡福利政策。
NPO高峰會共識高齡福利政策7大倡議 從社區網路到自主健康管理全面推動高齡友善時代
「黃金世代──2023 台灣銀齡NPO高峰會」透過共識工作坊—世界咖啡館的方式歸納七大高齡福利政策倡議,分別為「全面檢視並修訂老人福利法,回應高齡社會白皮書之願景與目標」、「落實高齡人力再運用,打造高齡友善職場」、「強化老人保護網絡合作機制,落實高齡者人身安全之保障」、「長期照顧2.0政策應重視平權與老人照顧品質的維護」、『迎接獨居時代,活化高齡人力,打造「獨老不孤老」的幸福好所在』、「廣設高齡住宅,落實在地安老」、「導入多面向的健康議題,促進高齡者健康自主管理」。
基於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202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將達20%,高齡議題將逐漸成為趨勢,而長者權益也將更受重視;對比2021年行政院公佈的「高齡社會白皮書」四大願景及五大行動,與現行《老人福利法》之架構與內容難以相符,亦未能充實回應現下長者需求。對此,與會NPO共議出「全面檢視並修訂《老人福利法》,回應高齡社會白皮書之願景與目標」,並希望調整過往殘補式福利概念,改以全人、自主自立的概念,將《老人福利法》更名為「高齡權益與福利保障法」,促進平等共融,全面性保障高齡者權益,並廣邀民間團體與專家學者共同研議,從需求者角度出發重構高齡議題思維。
在職場面,目前勞工保險對象為年滿十五歲以上,六十五歲以下者,而根據勞動部統計,高齡者仍多面臨「年齡歧視」,我國55歲以上勞動參與率遠低於日本、韓國、美國,為此,透過「落實高齡人力再運用,打造高齡友善職場」的倡議目標,NPO代表共識建議參考各國經驗,採用職務再設計提升中高齡與高齡勞動參與率,以及高齡人力再運用,除相關法規調整外,亦呼籲高齡友善職場的建構,並利用多元機制媒合高齡人力,充分提供長者就業支持。,此外,NPO代表指出,台灣政策應更重視中年走向高齡的接軌準備,在相關體系、服務資源層面的銜接可以更為齊全。
(相關報導:
台灣人壽高齡友善論壇 董座疾呼「現在的綠燈你根本過不了」
|
更多文章
)
針對高齡者人身安全,由於近年老人受虐通報數量逐年增加,且於疫情間大幅成長,社工在介入時面臨困難重重,且各縣市第一線社工進行高齡者保護業務時,普遍面臨安置機構床位不足、費用不足等問題造成高齡者安置困難;對此,NPO討論「強化老人保護網絡合作機制,落實高齡者人身安全之保障」倡議方向,建議建立老人保護業務分工與合作架構模式,並發展老人保護相關評估指標以及全國性安置機構整合查詢系統,且NPO代表指出,高齡族群的安全相關政策,仍須增加關於詐騙防範的宣導,以避免高齡族群面臨財務安全的風險。
在長照層面,NPO代表共同認為現行長照服務體系在高齡者權益、隱私、保障著墨不足,台灣目前推動的方式為「倡導關懷人」透過觀察機構的照顧品質並予以回報,但礙於缺乏公權力、配套措施、限縮居住於福利機構的高齡者,社區與居家則尚未有對應方案;對此,各NPO推出「長期照顧2.0政策應重視平權與老人照顧品質的維護」,建議依據《長期照顧服務法》第46條推出完整制度,並參考美國的公評人制度、公開長照品質評鑑結果,且與老人保護工作進行整合,NPO代表補充,日前台灣已開放移工擔任長照照服員,但針對移工的長照教育訓練普遍不足,呼籲政策能重視移工長照專業培養。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曾表示,老年孤獨與社交孤立是重要的公衛風險,觀察高齡獨居比例逐漸攀升的時代,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2020調查,近36.4的高齡者是獨居或老老同住,然而各縣市列冊的獨居長者卻僅佔1.1%;針對獨居高齡者,NPO以『迎接獨居時代,活化高齡人力,打造「獨老不孤老」的幸福好所在』為方向,建議培訓社區中高齡及高齡者成為獨居長者關懷志工,提升訪視品質,運用社區在地人力,建立社區居民互助系統,使服務更具有長期、穩定與即時性,此外,高齡學習中心NPO代表補充,除了高齡獨居需與社區互助、規劃結合,社區或是都市計畫政策推行時,也應將高齡友善的概念納入其中。
同樣延續高齡居住議題,高齡者因行動不便形成「囚老」處境,又常因隨子女遷居都市,受困於沒有電梯的公寓樓房,無法出門後漸與社會隔離,可能進一步導致高齡者加速退化,造成更高昂的社會成本;對此,NPO代表們討論出「廣設高齡住宅,落實在地安老」的倡議主題,建議盤點高齡者居住現況與需求,提供高齡者整合性換屋與生活支援,並建議廣設適合的高齡住宅,此外,NPO代表補充,住宅政策中可將高齡友善環境住宅的概念帶入房屋建設,使長者可維持於原住宅、原生活圈繼續居住;同時與會NPO代表指出可借鏡日本住宅政策,高齡住宅應強化與消防安全結合,且重視緊急應變與防災的措施。
而高齡者健康層面,活躍老化的核心概念與建立有利高齡者健康、安全及終身學習等友善環境政策相符,但高齡者普遍對於老年生活相關知能不足,為此,NPO以世界咖啡館的方式擬定「導入多面向的健康議題,促進高齡者健康自主管理」政策建議,NPO們呼籲政策應加入盤點目前國內高齡者常見問題,並系統性推廣高齡者自我管理性質的終身學習,且整合現有高齡者各服務網路,以資訊科技方式建立社區高齡守護網,且針對75歲以上或有特殊疾病等高風險生活支持或照護需求高齡者,進行預防性探視,對此,NPO代表回應,以芬蘭為例,政策導向讓高齡族群盡可能運動,或透過與運動相關學系的合作設計高齡健身菜單,讓高齡族群不僅有高齡健康福利,而是擁有高齡健康權益。
此外,台灣女性壽命平均高於男性,張淑卿指出,下一步需要探討的,將會是針對高齡婦女貧窮、權益、甚至是高齡照護者、志工的權益維護,逐步的推動高齡福利政策倡議、帶領台灣走向高齡友善社會。
與會NPO各領導人於「黃金世代──2023 台灣銀齡NPO高峰會」結束時,紛紛給予回饋,認為高峰會帶入相當不同的視野,同時透過高齡政策倡議,向政府提出建言,與會者也分享第一線工作人員面臨的處境,講述高齡政策迫在眉睫的必要性,他們呼籲老盟,未來仍須定期舉辦NPO高峰會,監督、推動、倡議高齡福利政策。
(相關報導:
台灣人壽高齡友善論壇 董座疾呼「現在的綠燈你根本過不了」
|
更多文章
)
對此,風傳媒集團合夥人暨社長王學呈表示,政策的倡議非常重要,透過專家的演說,世界咖啡館的討論,高齡福利政策的倡議將送到各總統候選人辦公室,希望未來執政者可以更重視高齡福利政策,做出更近一步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