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已經連跌6天!超級新股Arm的難題:手機題材恐發揮到極限,得靠AI資料中心維持成長

手機晶片市場逼近極限,Arm得靠AI資料中心維持成長。(示意圖/AP)

9月14日,半導體巨頭Arm正式在那斯達克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ARM,每股定價51美元,市值為545億美元,是全球今年最大的IPO案,也僅次於阿里巴巴與Facebook(現為Meta),成為全球史上第3大的IPO案。

上市首日,Arm以56.1美元的價位開盤,以63.59美元的價位收盤,比IPO定價還高24.7%,市值達到680億美元。此後,Arm股價連續下跌6個交易日,還一度跌破50美元。截至25日收盤,Arm股價為54.44美元,略高於IPO的價位。

免費訂閱電子報連結圖

雖然市場高度期待Arm IPO,台積電、蘋果與輝達(NVIDIA)也都有參與投資,但近日的股價走勢也暗示,Arm的未來還有許多挑戰得面對。

全球99%手機使用Arm架構晶片

Arm是英國的半導體矽智財(IP)公司,將微處理器、指令集架構等矽智財授權高通、聯發科等晶片設計公司,讓它們據此設計自己的產品。透過這種商業模式,Arm可以收取兩種費用,一種是矽智財的前期授權費,另一種是根據晶片售價,按比例抽取的版稅(royalty)。

而Arm的Arm架構與英特爾(Intel)的x86架構並列,是目前全球前兩大的CPU指令集架構。在個人電腦盛行的時代,x86架構稱霸天下;但在行動裝置盛行的現在,Arm架構因為有低耗能、低成本的特性,適合用於手機晶片,因此Arm架構成為王者。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數據,全球99%的智慧型手機使用Arm架構的晶片。

雖然Arm在手機晶片上有獨霸姿態,但在其他領域,Arm的競爭力就沒有特別突出。近年AI市場竄起,加上中國與美國的地緣政治衝突,這為Arm公司與其獨特架構帶來3大挑戰。

挑戰1:RISC-V架構崛起,被市場視為Arm的替代方案

第一個挑戰,是RISC-V架構的崛起。

RISC-V架構由RISC-V基金會管理,是一個完全開源的架構,所以晶片設計公司使用RISC-V架構不需要支付授權費。另外,RISC-V架構的客製化程度較高,雖然生態系沒有x86、Arm架構成熟,但還是受到市場青睞,目前輝達已經採用RISC-V架構的晶片,而高通與蘋果等大廠也在研究並投資RISC-V相關企業。

中國也是RISC-V架構的重要投資者。在中美科技衝突下,由於x86、Arm架構都由歐美公司掌控,若衝突升溫,西方可能會加大管制,影響中國晶片業的發展。而RISC-V是開源架構,能避免相關風險,因此受到中國青睞。

挑戰2:中美關係緊張,Arm卻有四分之一的銷售額來自中國

中美關係緊張是Arm開發市場的阻礙。美國擔心中國將美國科技用於自身的軍事,因此加強封鎖中國的科技業,實施半導體出口管制。雖然Arm是英國公司,但仍有可能被美國施壓,進而縮減中國市場業務。 (相關報導: 台積電為何參與Arm安謀IPO?專家:讓客戶未來合作更死忠 更多文章

目前Arm有四分之一的銷售額來自中國市場,雖然現在受到的影響還不大,但近期的挑戰增加。3年前輝達意圖收購Arm,Arm的中國業務負責人被趕下台,但他拒絕辭職,後來Arm就讓該部門成為獨立實體,讓其擁有在中國銷售Arm產品的獨家協定,來解決這項爭議。若中美衝突升溫,未來可能還會有類似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