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是什麼?ETF有哪些優點?與基金差別在哪?圖解新手都該知道的ETF小常識

ETF如今獲得不少市場投資人青睞。(資料照/顏麟宇攝)

與其在成千上萬支基金標的中迷失了方向,還不如直接投資ETF最省時、省力及可以簡單獲利。

直接投資ETF成為市場顯學

Q:為什麼我要直接投資ETF?到底有什麼優勢值得市場投資人青睞?

A:由於市場歷經金融海嘯、歐債危機之後,投資市場持續地劇烈震盪,許多基金投資人受傷慘重;反觀追蹤指數的指數型或ETF(參見p.38)商品的績效,相對較為穩健。具有「被動式管理」特色的ETF,不但各項費用比一般共同基金要來得便宜,而且其交易方式與股票相同、價格在盤中隨時變動,且因為與所追蹤指數走勢亦步亦趨,現在已成為基金投資界的新寵。而且與個別股票或指數型基金相比,ETF還具有以下特殊優勢:

優勢1 交易風險較低

ETF可於交易時間內「即時買賣」,所以其流動性會比只能在收盤後,以「淨值」進行交易的開放型指數基金來得高,同時也能夠降低投資人暴露於日內價格波動之風險。

ETF流動性佳。(圖/寶鼎出版提供)
ETF流動性佳。(圖/寶鼎出版提供)

優勢2 交易成本較低

ETF在發行後就在交易所掛牌,並採取如同股票或封閉型基金的盤中交易方式。其交易與交割的方式都與普通股票一樣,而且以國內所發行的ETF來說,投資人也可以信用交易的方式(所謂的「融資、融券」)買賣,以及不受「平盤以下不得放空」的限制。更重要的是,ETF的交易成本如手續費率,遠低於開放型基金;而證券交易稅率(千分之一)也低於一般股票(千分之三)。

ETF交易成本較低。(圖/寶鼎出版提供)
ETF交易成本較低。(圖/寶鼎出版提供)

優勢3 定價效率較佳

ETF除了有本身的淨值之外,還有類似封閉型基金一樣,在交易所內,買賣成交的「市場價格(以下簡稱市價)」。

當淨值與市價間有落差時,就會有所謂的「折價」或「溢價」的問題;也就是ETF市價低於其淨值的稱為折價,高於其淨值的稱為溢價。但由於ETF同時具有「在次級市場以『市價』交易」,或是「在初級市場以『淨值』交易」的特性,所以當ETF市價明顯偏離淨值時,上述所特有的機制,就有助於縮小ETF市價與淨值間的差距;也因此,比較不會像傳統封閉型指數基金一樣,有大幅折、溢價的情況。

當ETF在次級市場(在證交所交易的市場)的市價處於折價時,套利者就可以從次級市場買入ETF,然後到初級市場(就是最初投信公司創造ETF出來的市場)跟發行ETF的投信公司要求換回一籃子的股票,接著,再到股票市場將這一籃子的股票統統賣出,就會獲得收益。反之,當ETF在次級市場的市價處於溢價時,這時候,套利者就可以先借來一單位的ETF,再以溢價賣掉。接著,再拿取約當等於一單位ETF的一籃子股票(這一籃子的股票總淨值低於前面ETF的市價),要求投信公司創造出一單位的ETF,然後還給先前已經先借出來的ETF。這種迅速有效率的套利方式,會使得ETF的折價/溢價幅度迅速縮小,折價/溢價頻率因而大幅度地降低,從而使ETF獲得合理的市場定價。更多詳細內容,請參考三天系列另一本專書《3天搞懂ETF投資》。

當ETF處於溢價狀態時

當ETF市場價格高於ETF淨值情境:市價50元,淨值45元

ETF處於溢價狀態。(圖/寶鼎出版提供)
ETF處於溢價狀態。(圖/寶鼎出版提供)

ETF處於折價狀態時

當ETF市場價低於ETF淨值情境:市價45元,淨值50元 (相關報導: 高股息ETF規模排行榜出爐!第一名不是00878,這1檔ETF爆紅進前四 更多文章

ETF處於折價狀態。(圖/寶鼎出版提供)
ETF處於折價狀態。(圖/寶鼎出版提供)

優勢4 管理費用較低

ETF採「被動式管理」,相對於「主動式管理」的一般基金,具有較低管理費用的成本優勢。以台灣市場上大型股票基金為例,平均年管理費率大約是1.3%。但ETF的費率卻較低,約介於0.3%至0.4%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