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香港首次丟掉榜首,輸給這個國家

2023年7月15日,新加坡正在彩排8月9日的國慶煙火施放。 (美聯社)

最新的全球自由經濟體排名出爐,香港在53年來首次失去榜首席位,屈居第二,研究所歸咎北京日漸加強干預香港事務。而英國《半年報告》則指香港經濟體系維持獨特性,但國安法的適用範圍已擴大至真正國安問題以外的領域。

加拿大智庫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公佈《世界經濟自由度2023年度報告》,在全球165個經濟體當中,香港以8.55分排名第二,以0.01分些微之差,輸給升上第一的新加坡。這是自報告發表53年以來,香港首次失落榜首之位。菲沙研究所自1975年開始,每年發表世界經濟自由度年報,是其中一個歷史悠久的國際指數,港府在對外投資推廣時亦有引用其研究結果。

菲沙研究員高級研究員馬修米切爾(Matthew Mitchell)指:「香港近期的轉變是一個實例,顯示經濟自由與政治及公民自由密不可分。中國政府旨在鎮壓政治和公民異見,加上政府操控私營界別的舉動,都無可避免地削弱經濟自由。香港的繁榮很可能因此而受害。」

報告:軍事干預法治

研究所以五大範疇作為評分標準,包括政府規模、法律制度及產權、貨幣穩健、國際貿易自由和監管。報告指中國日益加強對香港事務的干預,中國政府實施新的准入壁壘、限制僱用外勞,增加營商成本,令香港的監管評分下跌。而軍事干預法治的情況加劇,司法獨立和法院公正性信心受損,導致法制評分下滑。報告指非民選的軍事勢力會削弱政府問責。

新加坡則在政府規模和監管方面加分,在主要對手此消彼長之下登上榜首。研究員邁克爾沃克(Michael A. Walker)弗雷德麥克馬洪(Fred McMahon)表示:「隨著中國共產黨持續壓制香港各方面的自由,預期它的評分將會進一步下降。」

港府發言人反駁:「《2023年報》對(香港國安法)相關執法行動的評論,實屬偏頗,令年報結論的公正性成疑。」當局重申國安法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和令經濟活動復常,香港在菲沙研究報告的國際貿易自由續居首位,政府規模和貨幣穩健的排名皆有改善。

港府聲明駁斥內地軍事干預香港法治的論點「屬完全虛構及違反事實」,羅列《基本法》條文規定駐港解放軍不得干預特區事務、保障獨立審判和法律權利。而監管評分下降的內容「沒事實根據」,當局「完全不認同,並表示失望」,強調香港的勞工政策沒變,並致力吸引國際人才。

台灣第11名、中國第111名

繼新加坡和香港之後,排第3至5位的分別是瑞士、新西蘭和美國。而亞洲其他主要經濟體當中,台灣位列第11名,日本第20名,韓國第42名,印度第87名,中國則排名第111。

另一個制定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的美國傳統基本會(Heritage Foundation),自2021年起以不再給香港獨立評級,理由是其政策由北京操控。香港在該指數1995年成立以來,曾經連續25年蟬聯榜首,香港被剔除後,新加坡也進佔首位。 (相關報導: 和大工業前進美國設廠 新墨西哥州長:強化夥伴關係創造三贏 更多文章

英半年報告:外相訪京提及黎智英案

英國外交部週二(9月19日)向國會提交《香港半年報告》,指中國顯然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多項有關香港自由及自治的承諾。外相祁湛明(James Cleverly)在前言中提及訪華之行:「在訪問北京期間,我明確表示英國作為締約方,依然會致力確保雙方履行聯合聲明的承諾。我們期望中國也一樣,但是令人失望的現實是,中國仍處於持續地不導守的狀態。」他表示:「英國國民黎智英的國安案再被拖延,這個起訴高度政治化,我上月在北京時也提及此案。我們會繼續爭取領事探視權,國際社會正密切關注他和其他人士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