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安穩退休別只投資台股!達人曝「最佳股市投資佈局」:均領10%↑報酬

專家指出,若是專做指數投資者,那麼台股、美股都要有一定的配置比重,才不會錯過任何獲利機會。(示意圖/取自photo-ac)

假設你是專做指數投資者,那麼台股、美股都要有一定的配置比重。至於個股投資為主,就至少要分散三到五種的不同產業...

2022年出現史上難得一見的股債雙殺,也讓不少退休族或屆退人士嚇出一身冷汗,甚至有一些提倡FIRE運動的投資人再次重返職場,以因應投資失利所造成的缺口。

如果你剛好是在疫情期間被優退或裁員潮砍到,退休金系統還沒準備好,就被迫退出職場,遇到資產大幅縮水肯定是很頭痛,如果主要來自不動產的租賃收益或債券相關,基本上不必太擔憂,反正這些資產都能產出穩定現金流,但如果今天是以股市或ETF作為資產,甚至是股債配置應該怎麼辦?這時候受到影響就會相當大,還可能讓你投資大半輩子的心血慢慢消耗殆盡,接下來我們會以股市配置角度來探討這個議題。

假設是以市值型ETF為主

肯定要投資0050或006208這類型的大盤ETF,並搭配美股追蹤S&P 500指數為主的大型ETF,而且比重不可偏頗。如果只選擇台股為主,那就很容易受到淺碟型資金的影響,無論你是選擇ETF或個股投資,很難逃脫被外資控制權值股的命運,所以之前才會有拉「積」盤,只要市場主力開始控制台積電,大盤就會跟著台積電走勢發展,至於最近的大盤則受AI概念股牽動,所以如果你只想買市值型的大盤ETF,那千萬記得不要只有佈局台股一個地方,全世界最大的美股也要記得分配一些比重。

由於恰逢2022年十月最低谷,乃至於近期AI概念股,台股走勢出現明顯差異。(圖/取自玩股網)
由於恰逢2022年十月最低谷,乃至於近期AI概念股,台股走勢出現明顯差異。(圖/取自玩股網)

這也不是我隨便說說,以近一年走勢來看,恰逢2022年十月最低谷,乃至於近期AI概念股,台股走勢就有明顯差異。靠著AI拉上去的加權指數,近一年的報酬率是11.33%,結果0050僅有7.93%,這主要原因為成分股調整速度太慢,完全跟不上大盤變化。但同期間的S&P 500指數則創下13.46%,顯然超越台股走勢,而SPY也繳出13.45%的報酬率,如果你在2022年十月只買0050,那就會錯過更好的SPY。但這其實也不一定,例如疫情期間的台股狂衝,台積電一支獨秀,當時績效就超越美股S&P 500,考量都已經退休了,理想當然是兩邊都佈局最好,才不會錯過任何一次的機會。

以個股投資為主的存股族

如果你是長期存股族或大戶,那麼這就要談談產業配置性,原因很簡單,股市本來就有族群性,通常一個族群產業都會有類似的走勢,並以龍頭股漲跌最為顯著,這時候當然不能只重壓在同一個族群,否則風險會非常高。例如常常看到有人因為單押一檔景氣循環股而致富,但隨著景氣轉弱又讓獲利回吐,這幾年包含鋼鐵人、航海王、台積電到現在的AI股,所有人都跟著流行走,但這些獲利通常很容易一次被瘋狗浪捲走。

這時候千萬記得要分散,因為你不像大盤指數型的ETF,可以手握一籃子股票,而是買了就是一家公司、一種產業,手上至少也要有個三家到八家不同產業,這原因也很簡單,不同族群的類股都會有不同的漲跌節奏,如果你能多買幾檔不同產業的公司在手,這樣就能避免同一族群性的下殺潮,甚至有機會逆勢上漲。 (相關報導: 想月領2萬元股息,00919、00929哪一檔所需本金較少、CP值最高?專家分析選股邏輯給答案 更多文章

另外要補充的是,個股投資人通常會配置ETF,這時候你就要思考重疊性,例如手上持有0050,那麼台積電就要斟酌持有,畢竟0050有將近一半都持股台積電,如果你真的兩種都買,這樣會讓台積電比重過高,好比100萬買台積電、100萬0050,其實合起來就等於有150萬都跟台積電相關了,等於75%的連動性,那這種狀況就失去分散的意義。說這麼多還是要抓一些實際例子來看看對吧?接下來我們用台股、美股權值股分別舉例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