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出「福建示範區」推動兩岸統一:金門馬祖為何變身統戰前線?

金門太武山地標「毋忘在莒」。(潘維庭攝)

距離台灣選出下一屆總統還有四個月,北京統戰工作又有動作。本周初,中國國務院頒布新的統戰政策文件,宣佈以福建作為「示範區」並提出21項措施,強調以廈門及福州為基地,分別與台灣金門、馬祖兩島接軌。

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叢亮周四(9月14日)表示,近年來中國政府積極推動福建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和建設,建成綜合立體的交通網絡,已經具備連接閩台兩地高速通道的工程技術能力,為提升海峽兩岸基礎設施聯通打下基礎。「我們要共同努力, 爭取早日實現兩岸民眾坐著高鐵輕鬆跨過台灣海峽的夢想,促進更多台灣地區的商品搭乘中歐班列等暢達歐亞市場,更好惠及兩岸同胞,」他說。

台灣金門離島小島——獅嶼。島上插有中華民國國旗,對面高樓大廈是福建廈門市(2018年4月20日資料照片)。
台灣金門離島小島——獅嶼。島上插有中華民國國旗,對面高樓大廈是福建廈門市(2018年4月20日資料照片)。

有分析稱,在中共近年來推出的新統戰架構下,金門及馬祖特殊的政治地理角色一直是重中之重,此次又再成焦點。

倫敦政經學院博士,台灣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鐘志東向BBC中文分析稱,此次中共頒布的福建示範區方案,該是呼應去年習近平頒布的《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的統戰方針。他表示,此次中國以「融合」等字詞作為新的認知戰略,借著金門、馬祖兩島作為統戰樣板,以「地方包圍中央」的戰略施壓台灣政府。

「北京對台經濟政策,其實也是一硬一軟的兩手策略,從傳言稱要廢除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到福建、金馬融合示範區,就是要以重點突破方式,將金馬打造成對陸經貿對口區,從地方包圍中央,」鐘志東說。

ECFA是2010年台灣前總統馬英九任內與北京簽訂的經貿合作架構。在台北承認「九二共識」及當年美國歐巴馬政府鼓勵下,簽訂ECFA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兩岸貨品與服務貿易進一步自由化,強化經濟合作,再談政治。2016年蔡英文上台之後,北京多次批評台灣違反ECFA協議傾銷產品到大陸市場,因此發出有關鳳梨、石斑魚等貨品進口禁令。此外,ECFA下的「服貿協議」條款,在2014於台灣立法院進行表決時,意外引起台灣年輕族群抗議,引爆太陽花學運。

2023年8月,有傳中國商務部研擬取消ECFA惠台條款,有分析稱,此為北京對在台灣明年大選前,對台政商施壓的策略。

雖然,台灣大眾對此方案反應平淡,但此方案再次將敏感的金門、馬祖兩島的戰略地位端上台面。

台灣陸委會9月14日發表新聞稿說:「當前中國大陸經濟景氣低迷、消費不振、青年失業率飆升,陸方若無法有效改善其內部經濟問題,相關融台惠台措施,均屬不切實際;陸方需要回歸兩岸既有對話協商機制進行協調溝通,並做妥善安排,方能保障民眾權益,促進兩岸良性互動。」

台灣當局舉行儀式,悼念八二三炮戰60年。
2018年台灣當局舉行儀式,悼念八二三炮戰60年。

福建示範區是什麼

9月12日,中共和中國國務院發佈名為《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宣稱意在在推進兩岸統一。這份共計4000多字的宣言,洋洋灑灑提出了共21項措施,包括「促進閩台經貿深度融合和深化閩台社會人文交流。」

細項包含台灣優惠漁民、青少年、加強鼓勵宗教人士交流(以道教媽祖宮廟為主),擴大台灣教師或商人前往福建教學、投資房地產的機會等。 (相關報導: NASA報告「未發現外星人證據」 NASA署長:如果你問我相不相信,我信 更多文章

但事實上,由於此方案的架構在今年6月就由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在福建海峽論壇提出,對此台灣民間及輿論反應冷淡。有分析稱,原因是,台灣社會對於北京不斷釋出琳琅滿目的統戰戰略感到疲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