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是當今所有國家之大敵,在全球15萬人確診、6千人喪命,包括義大利、丹麥、以色列、印度等國祭出鎖國或封城政策,美國也對隔著大洋的中國、歐洲旅客禁止入境的當下, 相信沒有人會懷疑件事。不過在這個生死關頭,也更能看出領導人們真正在意的事情是什麼,比方說安倍政府對於舉辦奧運的堅持,比方說文在寅政府對「親中反日」路線的貫徹。如今新冠病毒疫情尚未平息,但這兩位日韓領導人近乎賭徒的執拗,卻可能成為自己最大的政治危機。
趕忙搭好緊急宣言舞台,安倍卻說「現在還不嚴重」
日本為了因應疫情,國會趕工通過《新冠病毒等對策特別措施法》,賦予首相宣告「緊急事態」的權利,屆時地方行政首長就可直接採取限制人民權益的措施,不會陷入只能「軟性要求」國民停課、停止外出的困境。因為就連前一陣子最火紅的北海道帥哥知事鈴木直道,其實也只是「呼籲」全道停課、並率先發出「沒有實質拘束力」的緊急宣言,但道民若不配合,北海道政府其實也拿老百姓沒辦法。
不過當法源齊備,各界以為安倍就要發出「緊急事態宣言」之際,這位日本在位時間最長的內閣總理大臣,卻在14日慎重其事地召開記者會,表示「目前還不到宣布緊急事態的情況」、「疫情依然可控」,希望限制人民私權的法律備而不用。安倍對於新冠病毒的「無為而治」,在這次事件中早就為人詬病,但在「佛系防疫」的背後,日本政府有一件事卻是貫徹到底,那就是7月東京奧運一定要如期登場。
美國老大哥建議延期,安倍堅持辦到底
川普日前為了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特別撥了電話給安倍晉三。川普在這通電話裡對奧運有何看法,日美卻透露了完全不同的訊息:按照日本政府透露的訊息,即便川普才剛剛公開表示奧運「延期一年」總比「賽場空蕩蕩」來得好,但兩人在電話裡完全沒有談到「延期」一事,安倍也表示會繼續籌辦奧運;不過根據川普自己在熱線後的推特,他卻說「lots of options」(舉辦奧運的選項還有很多)。
連對日本最有影響力的美國總統都公開表態奧運「延期比較妥當」,安倍晉三卻是「吃了秤砣鐵了心」,無論屆時疫情是否平息、大批運動員與旅客入境是否增加感染風險、全球封城鎖國的異常狀態到時候是否持續,從總理大臣、奧運擔當大臣、東京都知事,全都堅持「辦到底」,除了奧運將給日本全國帶來32兆日圓的龐大利益(東京都政府試算);而且奧運舉辦成功,無論是追求史無前例的自民黨總裁四連任,或者是尋求一個「在位最久首相」的美好下台身影,安倍都顯游刃有餘。
(相關報導:
武漢肺炎打亂初選》民眾健康優先 美國喬治亞州初選延至5月
|
更多文章
)
安倍賭奧運,文在寅賭親中
不過堅持辦到底的奧運,要是真搞砸了呢?從目前的情況看來,安倍似乎完全不去考慮這個可能性,日本政府上下似乎都在賭「疫情入夏就會平息」這一把。而日本政府的執拗,在與其理應唇齒相依、兩國關係卻日益惡化的南韓,也可看到類似情況。不過南韓今年沒有奧運可辦,總統文在寅在面對一度高居全球第二的疫情(目前確診人數已落到中國、義大利、伊朗之後),卻還是堅持「親中反日」路線。
由於當時中國與南韓的疫情,是全球最嚴重的兩個國家。日本政府3月9日宣布起取消已對中國、南韓旅客發放的簽證效力,若欲申請新簽證入境日本,也將被要求在自家或旅館進行14天的「停留觀察」。南韓政府對於日本防疫對策的看法是:這根本不是基於科學所下的判斷,認為日方「另有所圖」。南韓除了召見日本大使表示譴責,更馬上宣布對日本採取入境管制措施,並且同樣取消對日本旅客發放的簽證效力。
對日強力回擊,對中百般討好
其實對南韓採取入境管制的國家,日本絕對不是唯一一個。根據南韓外交部的資料,截至3月9日,全球共有106個國家或地區對南韓採取入境管制(3月15日已增為136國):其中15國對韓國入境者採取強制隔離,47國對自韓人員採取停止簽發落地簽證、要求自行隔離。日本的做法在國際社會上並不特別(而且日本對疫情嚴重的中國與伊朗,也採取相同作法),卻遭到南韓政府的譴責與相應處置。
日本與南韓的這次爭端,其實可以看作是去年日韓貿易戰的延續,日本政府因為南韓法院重提二戰遺留下來的問題(日本企業強制徵用朝鮮人民,日本認為這些爭議已在1965年的《韓日基本條約》中解決),於是假國安之名對南韓發動貿易戰,對製造半導體所必需的化學原料採取出口管制。南韓則發起抵制日貨運動,甚至一度拒絕更新《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如今面對大疫來襲,日韓不但未能攜手面對,兩國往來的旅客與班機更受到簽證效力取消影響,交流近乎停滯,對於兩國因爲疫情拖累的經濟狀況,更是雪上加霜。
文在寅政府為了捍衛國家尊嚴,對日本如此強硬,對最先爆發疫情的中國卻是處處維護。除了在武漢封城前後致贈價值500萬美元的醫療儀器(包括300萬個口罩),並且遲遲不肯宣布禁止中國旅客入境(2月4日才開始禁止湖北省旅客入境)。就算中國在南韓疫情升高後,採取強制隔離南韓入境旅客的做法,南韓也依舊維持對中國入境旅客採取「申報聯絡方式與健康狀況」的鬆散管理措施。
4月國會改選,親中總統提前跛鴨?
文在寅的「親中」作法,從即便兩國疫情嚴重,南韓仍堅持籌備習近平訪韓可以看出端倪,跟日本延後習近平4月的訪日行更形成強烈對比。南韓從部署薩德(THAAD)反飛彈系統後,由於薩德的雷達偵測範圍遠達中國內陸,這讓北京非常不滿,在抗議無果之後,更祭出種種「限韓令」作為因應。如果習近平能夠訪問南韓,這也意味著兩國因爲薩德而起的外交爭端已經落幕,除了後續政經效益可期,對4月15 日即將登場的南韓國會大選更是一大利多。
不過文在寅政府對中國的頻送秋波,隨著南韓確診人數的飆高,以及南韓民眾買不到口罩的民憤,已經轉為彈劾文在寅的莫大動力。青瓦台請願網站的「彈劾文在寅」案2月4日上線,當天就獲得13萬名網友響應連署,目前已有史上最高的145萬人連署。南韓政府的高度親中非但沒有拉近兩國關係、夯實文在寅的執政基礎,反倒引發了韓國社會的反華情緒。青瓦台網站的彈劾請願雖創下史上最高連署人數,但這個沒有強制力的請願威脅有限,不過文在寅極可能面臨提前跛鴨的困境。
(相關報導:
武漢肺炎打亂初選》民眾健康優先 美國喬治亞州初選延至5月
|
更多文章
)
新冠病毒目前對人類的攻擊熱點已從亞洲轉到歐洲,中、日、韓的確診人數增幅都頗有平緩之勢。但除了專制政權的中國之外,日韓領導人處理疫情失當的負面效應,似乎才正要開始發酵。可以預見的是,這波對執政者的不滿不會只停留在亞洲,不久後極可能也會蔓延到處置失當的歐美國家。至於採取專制政體的中國與伊朗,能否真的全身而退,現在也還言之過早。新冠病毒對人類社會的衝擊,恐怕遠比肺部感染來得更為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