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熱議》歐洲大旱河川枯竭,連核電廠都沒水冷卻,只能降載發電,能源危機再加劇!

2022年8月10日,德國科隆,萊茵河水位持續降低,衝擊德國內陸航運(美聯社)

炙熱的溫度已導致歐洲的一些主要河流乾涸,危及重要的經濟通道,同時加劇了歐洲大陸的能源短缺問題。

德國萊茵河的水位,處於歷史低點,阻礙了煤炭和工業品的運輸;預計到本周末,大多數駁船可能無法通過這一關鍵航道。在法國,隆河(Rhone)和加龍河(Garonne)河流溫度過高,無法有效冷卻核反應堆,從而導致輸出下降。在東歐,多瑙河(Danube)水位同樣正在下降,烏克蘭一條重要的糧食運輸路線,恐因此斷航。 (相關報導: 氣候危機》歷史性乾旱威脅歐洲經濟命脈 內陸航運告急、工業大受衝擊、能源及糧食供應拉警報 更多文章

「這顯然讓歐洲的能源問題雪上加霜,」諮詢公司Rystad Energy的高級分析師Fabian Skarboe Ronningen 表示。「河流水位過低和水溫過高,會影響德國的煤電和法國的核電項目,而這是歐洲最大的兩個能源供應來源。」歐洲大旱年,會如何影響世界及台灣…點擊此處,VVIP獨享完整內容

8/23(二)菁英沙龍線上講座》解碼中芯國際與台積電的半導體之戰

立即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參與會員專屬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