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情勢緊張,面對中國軍機多次在台灣近海演訓,台灣國防部對軍隊信心十足,那台灣軍隊內部實情為何?台灣軍人對防禦能力有信心嗎?
「當初大學考不好,想說軍人收入不錯又能幫家裡省錢,就決定從軍,」回想十年前的決定,已退伍近2年的鄭郁穎雖不後悔,但談起這段軍旅生涯,語氣卻滿是無奈與失望。
10月初,解放軍密集靠近台灣近海,台海局勢緊張。台灣國防部長邱國正日前稱對「國軍」信心十足,但退伍軍人鄭郁穎卻不以為然,她向德國之聲坦承,對於台灣自我防禦能力持存疑態度,並透露,台灣新兵的基礎訓練不夠確實、也不紮實。
她說:「一般基礎訓練期間,會有基本禮儀、打靶及500公尺障礙等等,但這些訓練幾乎每個人都會通過,目的是要讓新兵趕快成為正式軍人,因此就算姿勢不正確、動作不確實,長官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讓他通過。」
訓練不紮實
根據台灣國防部規定,志願士兵入伍後,要接受8周的基礎訓練,訓練結束後若合格就能正式成為軍人。根據台灣國防部4月公布的數據顯示,台灣志願役共有16萬9200人。
鄭郁穎指出,因募兵困難,為了希望能增加軍人數目,很少會退訓。她續指,在軍中這十年,許多操演都只是模擬演訓,像是手榴彈等都放在倉庫裡,從未使用過,並稱:「軍教片都騙人,這樣的訓練怎麼敢打仗?」
另一名不願透露姓名、在澎湖擔任上士的職業軍人則持不同看法,服役11年的他,對台灣防禦能力很有信心,並說,近兩年增加很多實際操演的課程,因此相信「自主防衛上仍能做到一定程度」,只是通信、通聯手段目前尚無法與其他國家相比。
他向德國之聲透露:「當別人都在用資訊網路平台實施作戰實況通聯時,我們仍在使用自主研發的頻率發射通信器材作為通聯。」
被問及中國軍機最近密集進入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營區氣氛是否更為緊張時,擔任陸軍的他表示,並未有明顯感受,並認為,海、空軍的壓力可能會比較大。不過他也強調:「各種不同的狀況及演練的力度都有加強。」
志願從軍的人是誰?
就鄭郁穎的觀察,大部分志願從軍的台灣人,不是沒有明顯志向,就是為了改善家境。台灣國防部官網顯示,基礎訓練期滿合格後,服役前4年的月薪約3.5萬新台幣,比台灣最低工資2.4萬要多上許多,加上吃、住都在軍營內,存錢相對容易。
另一名匿名的現役軍人也向德國之聲說:「大家比較像是為了穩定薪水進來的,反而不像美軍或其他國家是為了保衛國家而從軍。」鄭郁穎對此表示認同,她說:「真的為『保家衛國』而從軍的人,可說是少之又少。」
駐澎湖的陸軍上士也同意這個說法,他向德國之聲表示,大部分從軍的人都是為了穩定的工作及薪水,或是為了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並說:「志願役目前的薪資在社會上算是優渥的,很多年輕人也是抱持著試試看的心態從軍,就算不適應還是可以選擇放棄退伍。」 (相關報導: 高端疫苗參與「團結試驗計劃」!第三期試驗由世衛資助,在菲律賓、馬利及哥倫比亞等國進行 | 更多文章 )
拔草掃地、軍歌比賽
除了社會對軍人態度不夠友善,軍中的僵化制度及不容挑戰的組織文化也為人詬病。受訪的兩名台灣軍人都向德國之聲表示,軍中官僚主義盛行,很多事情都是為了滿足長官而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