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委蘇震清等藍綠立委遭爆收受前太流董事長李恆隆政治獻金,參與了一場《公司法》修法公聽會,這個引爆政壇的弊案,再度突顯了立委問政與「金主」之間的曖昧關係。作為各方民意的角力場,立法院的運作不可避免有利益的滲透,誰在選舉當中,捐給了哪一些立委?這些立委在日後的問政過程,又關切了哪些議題?而台灣政治人物的利益迴避,到底做到了幾分?
根據《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受託對政府遊說或接受人民遊說,不得涉及財產上利益之期約或授受」,這項規定讓不少立法委員,因為接受利益團體遊說後協助「喬法案」扯上官司。包括「中藥商公會回扣案」、牙醫師全聯會推動《口腔健康法》等法案,都有立委因此中箭落馬;前台東縣前縣長黃健庭,立委任內被控向藥商收賄,對退輔會遊說藥品採購案,更讓黃在今年的監察院副院長提名「擦身而過」。

既然立法委員問政與政治獻金金主之間,可能存在「喬法案」或是「門神」的期約關係,立法委員主動揭露政治獻金提供者,可能之潛在利益衝突,就成為公民社會監督國會的第一步。
國營事業、財團法人列政治獻金名單 台企銀董座捐款近50萬
根據立委候選人申報資料,部分政治獻金提供者,同時也是立委監督的國營事業與公辦財團法人;而部分受贈的立委,甚至還是負責審查預算的分組委員會委員。舉例來說,台企銀董事長黃博怡在這次選舉除捐給總統蔡英文外,還捐給了蕭美琴、伍麗華、吳秉叡、張宏陸、蘇巧慧、陳瑩等立委;蘇巧慧是現任閣揆蘇貞昌的女兒,吳秉叡、張宏陸也是蘇系立委,吳秉叡同時還是立法院財委會的委員。黃博怡在這一場選舉,捐出了48萬元。
不過,黃博怡在公股銀行當中,並非單一特例。根據監察院資料,同樣是「正國會」背景的合庫AMC董事長蔡見興,捐給財委會的綠委余天7萬元;合庫投信董事長林柏裕捐給張宏陸10萬元;財政部持股的關貿網路、民股董事賀士郡則是捐給吳秉叡10萬元;韓國瑜擔任高雄市長後,接任高雄銀行董事長的朱潤逢,去年選舉除了捐給韓國瑜之外,另外也捐給藍委候選人林郁方、李雅靜、陳麗那、陳美雅;曾任高雄銀行董事長、現任聯邦銀行獨立董事的王高津,去年「九合一」選舉則是捐給陳其邁。
除了國營事業之外,受到政府監理的特許事業,也有支持特定立委的情形,立委、金主與政府監理機關之間,形成了微妙的三角關係。
以財委會為例,藍委羅明才政治獻金對象,包括大慶票券、大昌證券、光和證券;藍委費鴻泰接受安泰銀行董事長丁予康政治獻金;在永和地區經營北城證券的欣紘建股,則是提供林德福40萬元政治獻金。另外,磐石保經公司則是捐款藍委費鴻泰、林德福。大型金控方面,包括台新金的林尚愷、簡展穎與中信金得施光訓,也有捐贈特定候選人。 (相關報導: 投桃報李?左手拿補助、右手再捐輸 綠能業砸2500萬政治獻金公然選邊站 | 更多文章 )
經委會牽動範圍廣 廢棄物處理業者捐款不落人後
在經濟委員會方面,經濟部的國營事業從中油、台電、台水、台糖,到已經完成民營化的中鋼、台船、漢翔,每一家國營事業大大小小的採購案,都牽動下游廠商的生計,各項公共工程所需要的砂石、瀝青,都是該委員會監督範圍。至於爐渣、集塵灰等事業廢棄物處理,不僅牽涉到地方的利益分配,也攸關經濟與社福衛環委員會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