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特斯拉只是汽車、科技、投資界會討論的詞彙,但如今,路上奔馳的特斯拉已是台灣人習以為常的畫面。2021年台灣共有7,276輛純電車掛牌上路,除了特斯拉外,保時捷、奧迪也在台灣打下一塊電動車市場;今年,EQ系列電動車更是賓士的重頭戲。經濟部於今年四月表示,2030年台灣電動車銷售佔比目標為30%,代表將有12萬輛電動車於當年掛牌上路,數量是去年的16倍。
然而充電一直是電動車主的大痛點。雖然超級充電站可以在半小時內將電充到80%,但有特斯拉車主表示,假日尖峰時段常常要等1小時排隊充電。除了等待,充電樁的操作、付款流程也有進步的空間。為了迎接電動車時代的到來,基礎建設需要提升,才能滿足數以萬計電動車的充電需求。拓連科技董事長王景弘嘗試從消費者體驗出發,提出充電站基礎建設的解決方案。
拓連推出Noodoe EV OS充電系統,將美國經驗搬回台灣
「使用者體驗很重要!」王景弘明確點出電動車主對充電樁的期望。原為宏達電行銷長的他,於2012年離職創辦拓連科技,產品線經過幾年的微調後,決定聚焦發展電動車充電系統,並在2018年推出Noodoe EV OS系統。如同Android之於手機,Noodoe EV OS就是充電樁的大腦,負責管控充電流程與充電樁系統。但Noodoe EV OS的首戰並非台灣,而是美國加州市場。
「很多新創會先打台灣市場,成功再出海發揚光大,但在電動車產業,我認為這是錯的策略!」王景弘表示,台灣並非電動車的頂尖市場,沒有國際級的競爭對手,若要取得領導地位,就必須進攻全球競爭最激烈,消費者要求最高的市場,而在電動車產業中,那個市場就是加州,若能在當地脫穎而出,未來去任何市場都會有競爭力。
王景弘說明,宏達電的第一個市場也不是台灣,而是德國,這是當時智慧設備最先進的地方,要面對T-mobile、Vodafone、AT&T等大廠的競爭,而宏達電活了下來。因此拓連也採用此策略,直攻加州市場發展充電系統技術。Noodoe EV OS受到加州政府肯定,拓連站穩腳跟後,現在回來開發台灣市場。台灣電動車市場稍微落後,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3年前美國也發生過,而拓連布局美國市場,就像搭上時光機,可以預見未來可能的狀況,在台灣市場避免冤枉路,決策更精準。
掃QR code就能充電,拓連將充電流程縮減到5秒
使用者體驗是關鍵。在美國,許多充電站要打電話給服務人員,或是取得會員資格才能充電,也會要求下載App,不但步驟繁瑣,還要綁定信用卡,不符合使用者體驗精神。王景弘說明,從公司的角度看,成為會員才能充電是理所當然,「但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就很麻煩。」 (相關報導: 跑1公里花不到0.5元,台灣人最適合開電動車!大客車業者搶著換,馬上轉虧為盈 | 更多文章 )
對此,拓連開發scan-pay charge技術,車主只要掃瞄充電樁上的QR code就能充電,整個過程只要5秒,不用下載App,也不需要會員卡、帳號與儲值。汽車充飽電後,車主只要把充電槍拔出來,系統就會自動計費,傳送電子收據,少了許多繁瑣的過程。王景弘自信表示,「最好的創新不是高大上,而是invisible(看不見),拓連致力將充電的過程做到invisible,讓消費者感覺不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