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曾說「只有10%的履歷合格」,但真正的考驗從面試才開始。面試短短幾十分鐘,要了解一個人談何容易?加上面試官每天看的求職者如過江之鯽,不見得有耐心一一細聊,不但該快狠準留下好印象,還得避開這8種讓面試官內心白眼狂轉的白目說話法!
1.說自己有熱情肯學習能加分?面試官早就聽膩了!
請求職者描述自己有優勢的特質可說是面試必考題,許多年輕求職者往往會回答:「我對這份工作很有興趣」、「我很有熱情」、「我很努力」、「期許自我成長」⋯⋯企圖營造正面積極的形象。
但站在面試官的立場稍微想想,問這題的目的無非想知道求職者有何與眾不同之處,藉以引出其他可問的話題,結果人人口徑一致,答了等於沒答,而且這些答案缺乏具體事證太空泛,根本是讓話題就此終結的句點王。
話又說回來,對工作沒興趣、沒熱情、不想努力、也不期待自我成長,那為什麼要來面試這份職缺呢?
- 找出自己與眾不同的長處,才有加分效果。
- 若真的想不到,也要舉出「有興趣」「熱情」「努力」「肯學」的具體事例,如整理相關作品、擬出個人學習計畫等。
2.被丟難題一秒就開始回答,你真的有想清楚嗎?
面試官問問題有實有虛,實的目的是聽到具體的經歷和成就,虛的問題則是測試求職者的臨場反應跟思考邏輯。被問到「你覺得公司的經營方向應該怎麼調整」等範圍大、難以立刻作答的問題時,不要自亂陣腳,也不要倉促回答,應該停頓幾秒後再開始回應。
這停頓其實是種表演,讓對方覺得你是有想過的、是沉穩的、是言之有物的,絕非要你在幾秒內就想出一套治國方略,這得靠事前的模擬演練,以及對應徵職務的充分理解。
- 碰上難題不要慌,停頓幾秒再回答。
- 回答應簡潔明瞭,先講結論,並以條列式協助聽者掌握要點。
3.應徵動機是因為在人力銀行看到?那我們也沒有非你不可啊。
應徵動機也是屬於虛多過實的問題,偏偏很多求職者在這裡太老實,直接講了「因為對OO領域有興趣」「因為在求職網站看到」「因為貴公司在業界最有名」等答案,雖然是真心話,卻會讓面試官覺得求職者並非真心想要爭取這份職缺。
找工作就像相親,總不可能只因為對方是個異性就交往,一定是對方有什麼特質吸引你。面試前要設法了解應徵的公司和職位有何特色,例如該公司有何特殊成就?為何吸引自己投遞履歷?回答時更可趁機幫自己加分,例如專業上的亮眼成績。若無相關經驗,則可著重自己的人格特質,點出與公司文化的契合處。
- 回答應徵動機時,要具體描述自己與公司的契合之處。
4.談到離職理由就像在演竇娥冤,我們好怕變成你下部創作的靈感。
除了第一次找工作的人,為什麼離職是一定會被問的,目的是確認來者到底是不是個麻煩人物。回答離職原因時宜短不宜長,用一句話帶過最重要的理由即可,有被追問再詳加說明,15秒答完不嫌短,30秒以上就太多了。 (相關報導: 不懂向上管理,活該默默做到死?4種難搞主管攻心術,教你化小人為貴人! | 更多文章 )
千萬別好傻好天真,對初次見面的面試官掏心掏肺,把前東家說成萬惡不赦的大魔頭,縱使前份工作有再多不合,還是要回歸專業就事論事,若你真的不吐不快,也該著眼你盡了多少力挽救局勢,而非只會扮演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