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接班危機都沒打倒的百年企業:米其林靠共同管理合夥人制度,創造家族傳承典範

米其林歷經130年發展,成為交通業不可或缺的世界級大廠(圖片來源:米其林美國Instagram)

我們想讓你知道:一百多年歷史的米其林集團,經過兩次接班人危機,卻仍伴隨著汽車業勃興、成長為世界級大廠,根本原因在於其獨特的管理者合夥制度。

談起車用輪胎,我們絕不能漏掉米其林輪胎(Michelin)。2020年全球輪胎營業額排名第二大的米其林集團,是由米其林兄弟於1889年在南法小鎮克萊蒙費朗所創立的。除了輪胎主業,米其林的餐廳星級評鑑與指南出版,更蔚為該領域的卓越標竿。

2012年已改由專業經理人接掌大局的米其林集團,其2020年營業收入為205億歐元,市值達到222億歐元。不只米其林的發展歷程與汽車行業發展同步,其神祕企業接班模式經歷三次接班人意外仍屹立不搖,更是米其林令世人爭相窺探的主因之一。

1891年,據說有一位路過家中的自行車騎士,讓老愛德華靈機一動生產輪胎(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據說當年有一位自行車騎士路過家中,才讓老愛德華靈機一動生產輪胎(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第一次接班危機:空難與車禍相繼出現

安得列(Andre Michelin,1853-1931)和弟弟老愛德華(Edouard Michelin,1859-1940)兩兄弟接受了母親愛黛兒(Adele Barbier,1829-1898)的懇託,幫忙拯救娘家企業,這是一間從事農業機械橡膠配件生產的製造工廠,兩兄弟開創了米其林公司。

經歷兄弟與家族的家族股權爭端,及兄弟間鬩牆一比高下後,終於由老愛德華掌權,然而,他的後代竟然出現兩次接班危機。

1889年,米其林創辦人老愛德華(Edouard Michelin)草創的事業正要起飛(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1889年,米其林共同創辦人老愛德華(Edouard Michelin)的事業正要起飛(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第一次接班危機發生在1930年代,愛德華的長子和次子,在接班前夕相繼意外身亡:1932年8月,34歲的長子艾提安(Etienne)在飛機事故中喪生,身為合格測試飛行員的他,在一場暴風雨中被濃霧籠罩,誤判高度、飛機墜毀,導致他在空難中喪生。

事隔5年,次子皮耶(Pierre)亦死於一場意外車禍。他撞上一輛由國務卿私人秘書所駕駛的標致汽車,對方全家當場死亡,皮耶受重傷、被送往醫院接受右腿截肢手術後,隔日亦傷重去世。這兩位接班人原本都已接受接班人養成計畫,甚至在罹難前,也都擔任共同管理人、等待接班。接連的噩耗,有人用「恐怖斷代」形容米其林家族的悲慘命運。

高齡78歲的愛德華,白髮送黑髮人的無奈,加劇了膝下無子繼承江山的沉重課題。雖然,當時集團內仍有兩名血親可用,一是哥哥安得列的長子,他能力平庸,負責公司福利;二為安得列的次子,能力不錯,擔任測試部經理,但熱衷參加反納粹的抵抗運動,客觀而言,都不是能夠委以大任的人才。

1895年,創辦人安得列(Andre Michelin)親自駕駛lEclair汽車,參加巴黎到波爾多的長途賽車(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米其林創辦人安得列親自駕駛lEclair汽車,參加巴黎到波爾多的長途賽車(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女婿代理 隔代指定接班

1938年,老愛德華臨死前做出了一個艱難、卻可保存企業發展命脈的決定,他隔代指定第三代接班人選,由當時唯一存活的直系親孫弗朗索瓦(Francois)接班,但此前先由女婿接棒監理。弗朗索瓦在姨丈羅伯特(Robert Puiseus)的撫育下,二十年後,1959年成為米其林公司第三代領導人,繼續以祖父老愛德華凡事「以人為本」的精神,接下姨丈推展國際化的棒子。 (相關報導: 台灣美食評論家們怎麼看米其林?《VERSE》挑戰美食評鑑既定印象 更多文章

創辦人之孫Francois Michelin(左)與姨丈(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老愛德華膝下無子,隔代指定的接班人弗朗索瓦(左),被姨丈羅伯特從小指導(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第二次接班危機:離奇船難

相較於父親弗朗索瓦的接班過程,第四代掌門人小愛德華(Edouard Michelin, 1963-2006)的接班相當順利。小愛德華在家中排行第五,自小才華洋溢,具經營天賦,很快就被父親指定為接班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