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輕的、萌芽中的女性主義者,可能在戀愛中經歷哪些挑戰?
愛意萌芽的徬徨少女時,許多人可能都曾拼了命想把自己塞進一個角色裡,一個社會習慣、流行文本示範的「女友」角色。要矜持也要懂得示愛、不夠聰明但是很漂亮、適時表現出需要被保護,但只能被自己的男人保護。
我曾經也是如此。盡全力在異性戀愛情場域闖蕩,肉身為悅己者容、精神上凡事退萬步,把自己變成別人喜歡的樣子。等到他不喜歡我的時候,我也早就不喜歡自己了。原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套過時的「異女」訓練。像我,一個喜歡權力、討厭示弱、有主見又不夠漂亮的女生。
由於被愛的代價如此高昂,甚至會失去自我,於是我決心堅守以自己為優先的原則,卻不自覺離異性戀場域愈來愈遠,只因我不再是大家熟悉的女性角色,旁人對我產生誤解,以為我排斥所有愛的可能。
不是的,不想被愛。而是比起被愛,我更想活得舒服一點。
這是我的小小改變:
脫掉有鋼圈的胸罩

耳熟能詳的胸罩廣告台詞「集中、托高」,彷彿呼籲所有胸部都要遵守這兩項規矩。如果維持胸型的目的只為供人觀賞,這苦我就先不受了。
自從第二性徵發育後,胸罩下緣的鋼圈總在我身上勒出一條紅色痕跡,長時間悶熱,也讓乳溝的皮膚經常起紅疹。丟棄了有鋼圈的胸罩,穿上無鋼圈內衣以後,跟胸部的連結更深了,作為身體的一部分,它很感謝我傾聽它。
曾聽聞多位友人的男伴很在意胸型外擴或下垂,也許這是很多男性的心聲,但在被凝視與舒適之間,我選擇舒適。
不再無條件配合他人
「倘若是我/拖累你翱翔/願從你/生命徹底被遺忘」
—— 歌曲《真的傻》,演唱人:徐佳瑩,作詞:吳易緯。
「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個偉大的女人。」江湖傳說男人要有成就,女人是幕後推手。像歌詞一樣,如果這位女性不懂得體貼、忍讓、以成就自己的男人為目標,就是「絆腳石」,應該自慚形穢。
當女性的價值全取決於被愛與否,男性的價值卻在於成就,便不能譜出一段對等的親密關係,也讓女性忘了要先尊重自己的感受,總是配合他人的時間與決策,過度犧牲。
通話時間、約會日期、見面次數都是對方決定,這不公平,因為他有他的行程,我也有我的計畫。我們理應互相配合,而不是我走在他的時間上。
遠離「兄弟社群」
交往的時候,總要認識彼此的朋友,加入對方的生活圈以利關係維持。我喜歡交朋友,只是討厭男性社群間的厭女傾向,總把女人當成戰績而不是「人」,將「母豬」、「台女」這些詞彙掛在嘴邊,流傳著「女性主義者認為這杯水想強姦我」的迷因(meme),一點都不好笑。(註:此迷因在諷刺女性對性自主權的捍衛是一種被害妄想。)
當他們很自然地說「我覺得你女友有點胖」(不看看自己長什麼樣子?)原來跟一個人交往,還要被他朋友羞辱。我不打算再因為愛著某人,而忍受來自他交友圈的惡意,就算男性是社會中優勢的性別,也別想再當面替我打分數。 (相關報導: 康庭瑜:外國也在戰「直男迷因」?點名、嘲諷與溝通策略大辯論 | 更多文章 )
停止「雌性競爭」
困在異性戀的窠臼中,難免會陷進比較的漩渦,落入「雌性競爭」的陷阱,搞得像是一場求偶大賽。我有沒有比他上個曖昧對象漂亮?他那位異性朋友為什麼濃妝豔抹的,是不是對他別有用心?他為什麼按前女友讚?我是哪裡不夠好?沈浸在自己的幻想裡,深怕有人把我的愛人奪走,為了證明自己值得被愛,不斷攀比,希望能拔得頭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