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中國大陸的「麻六甲困境」

中共積極沿著中東到南海的海洋航線建立一系列的軍事與航運據點在,馬來半島南部,瀕臨麻六甲海峽的皇京港(Melaka Gateway)建設一個能夠滿足大型貨船需要的深水碼頭,預計2025年完工。(取自麻六甲皇京港臉書)

中國大陸的「麻六甲困境」(或稱:「麻六甲之痛」、「麻六甲風險」)(註一)

☉整個南海包含──龍目(Lombok Strait)、望加錫(Makassar Strait)、巽他(Sund Strait)、麻六甲(即馬六甲,Strait of Malacca)4個重要海峽。目前全世界有30%的海運航量,以及超過50%的海運噸位會通過這些海峽。而這其中又以位於馬來西亞半島及印尼蘇門答臘之間的「麻六甲海峽」最受國際注目。

對日本來說,進口原油的86%、液態瓦斯的34%,都會通過此地。而中國大陸石油的輸入也有80%也需要通過「麻六甲海峽」,僅沙烏地阿拉伯一年就提供至少2,000噸石油給中國大陸(註二)。除了中、日兩大國外,韓國、臺灣每年更有高達90%的進口原油必須穿過「麻六甲海峽」(註三)。另外通過「南中國海(南海,South China Sea)」的液化石油氣(LPG-Liquefied Petroleum Gas)相當於全世界LPG貿易量的3分之2。

麻六甲海峽也是日本的生命線,實線的部分是目前往日本貨輪(油輪)的正常航道,而虛線部分為其備份路線,摘自~日本寶島社出版──《自衛隊60年史》賈忠偉觀點:中國大陸的「麻六甲困境」
麻六甲海峽也是日本的生命線,實線的部分是目前往日本貨輪(油輪)的正常航道,而虛線部分為其備份路線,摘自日本寶島社出版──《自衛隊60年史》。
日本主要天然資源進口區域比重表(2014年的統計資料)
日本主要天然資源進口區域比重表(2014年的統計資料)資料來源:《2016年日本經濟產業省能源白皮書》 

除了負擔能源運輸外,「麻六甲海峽」也是目前全世界第2繁忙的海上貿易線。每年有5萬艘大型船隻會往返此處,約5,000億美元的貨物會通過「麻六甲海峽」。其中日本一半的出口貨物會經過這裡,中國大陸則有5分之1的貨物需仰賴「麻六甲海峽」。才能順利輸出,因此東亞各國均視「麻六甲海峽」與「南中國海」為其生命線。同樣的,目前中國主要的經濟發達精華區,均位於沿海地區,相鄰這些區域的國家,如果和中國發生衝突,封鎖「麻六甲海峽」與「南中國海」會成為可能的戰略選項。同時中國沿海也會成為對方攻擊的重點目標(註四)

另外,除了地緣政治的衝突外,長期存在於「麻六甲海峽」內的海盜問題也有待周邊國家來徹底解決(註五)。不同於美國有遍佈全球的軍事基地與盟邦,沒有了遠洋護航基地,中共解放軍就只能依靠自己的海軍才能保衛這條航道的安全,同樣的要讓海洋成為防衛國土的戰略縱深,也必須依靠強大的海軍。為此中共從2002年起就開始在海南島的三亞港附近的亞龍灣興建一座大型的海軍基地,根據英國著名軍事雜誌《珍氏情報評論(Jane's Intelligence Digest)》報導,中國建立的這個基地擁有11條地道,每個通道口都開在山丘邊,高度約18公尺,可容納20艘核子導彈潛艦及多艘航空母艦。由於基地周邊是水深5,000公尺的深海,因此潛艇出發時,可以輕易甩開敵人的追蹤。

也就是說,從這個基地出航的潛艇可承擔起中國突破「麻六甲困境」的重要角色,甚至可以往東經太平洋至關島、夏威夷,進而威脅美國西岸。同時,中國也必須強力保有南海的(部分)主權,這樣可以加大「麻六甲海峽」的防衛縱深與保障「南中國海(南海)」的暢通與安全,甚至是分享當地豐富的各種資源(註六) (相關報導: 中國與馬來西亞合建麻六甲海峽最大港口 新加坡媒體:皇京港有中國軍事目的 更多文章

為此,中共積極沿著中東到南海的海洋航線建立一系列的軍事與航運據點,包括在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Gwadar)內修建一個自由貿易區和海軍基地(2017.11.13正式開航,從這轉運中東石油到中國新疆,將縮短路程85%);擴建斯里蘭卡的漢班拖特港(Hambantota,大陸國有的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花了11億美金購入漢班拖特港70%的股權);於孟加拉南部的港口城市吉大港(Chittagong)修築工業區;在緬甸修築皎漂港(Kyaukpyu,原為實兌港/Sittwe);在馬來半島南部,瀕臨麻六甲海峽的皇京港(Melaka Gateway)建設一個能夠滿足大型貨船需要的深水碼頭(預計2025年完工,註七);在柬埔寨構築鐵路與港口等;另外中共亦在西沙永興島(Woody Island)、南沙永曙礁、渚碧礁等建設永久性的島礁建築與機場及雷達站等軍事設施。上述這些地點再與海南島三亞基地結合,就形成美國人所稱的──「珍珠鍊(string of pearls)」戰略(如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