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警方確認拘留了中國最大的中美移民仲介公司之一「外聯出國」的負責人,指控其涉嫌「非法經營罪」,官方稱其「採取境內收取人民幣、境外提供外幣的方式,為他人非法提供外匯買賣」。
還有消息稱當局要求該公司提供數十年的移民資料,但目前無法證實。
中國澎湃新聞周四(8月10日)報導,上海市公安局確認,該出入境服務公司負責人何某因涉嫌非法經營罪被刑事拘留。根據各大媒體的報導,該移民仲介負責人及身兼董事長名叫何梅。
有國際媒體聯繫了「外聯出國」,探詢何梅是否被捕及當前去向,受訪人員迴避了相關問題,稱該公司依然在運轉。
不過,新聞在上周傳出後,立即在華文新聞線上及社交媒體熱烈的討論。多數議論直指當下中國對於合法及地下外匯買賣管制力度是否更加嚴厲?這一事件成為關注焦點的重要背景是,在後疫情時期,中國往外移民或留學人數持續攀升,特別是到美國。而投資移民或海外求學,便涉及將不小資金從中國匯入外國的敏感行為。

分析稱,此次上海警方劍指大型移民仲介,被認為是要處理大量資金流出境外的問題。
在上海從事資產管理的陶先生(經要求化名)因為業務關係,需要與移民仲介對接。他告訴BBC中文,現在外匯管制確實很緊,「人民幣換外匯很麻煩,通過移民和留學匯款的人確實變多了,但是要透過官方審核的手續才能兌換,手續繁雜,要排很久。」
不過,陶先生說,公司辦移民的生意今年比起往年更加火爆,想出去的人還是很多。他解釋說,去年與移民仲介公司合作,僅4月(上海封城後)接到的生意,已經是過往一年的業務量。去年全年做的移民案子,比起往年高出3倍,今年更多了。

陶先生強調,大家通常以為想移民都是很有錢的家庭。但他的客戶多數是中產階級,特別是知識分子群體也開始想「潤」。他說有條件一次到位的人,申請目標都是到美國,到溫哥華是去退休享受晚年,比較年輕的人就想去澳大利亞闖一闖:「那事情(封城)之後, 我的客人裡頭不是超級有錢的人,也有走的想法。他們不再貪戀在(中國)國內能賺多少錢,」他告訴記者。
移民仲介如何成目標
中國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制度,根據法律,本國居民在境內每年有上限5萬美元(約38萬人民幣)的個人外匯匯出額度,辦理時須提交身份證,銀行也需要通報。
但是,在後新冠疫情時代,中國興起留學或移民等「潤」的風潮後,有關移民者如何透過中間人或機構將錢轉到國外的討論越來越多。

以此次成為箭靶的上海「外聯出國」為例,根據公開資料,該集團是上海最大的移民仲介機構之一。經營項目主要是海外移民、海外投資、海外教育等,據稱連續8年辦理綠卡數量是全中國第一。該公司除了在中國大陸各大城市及香港之外,在紐約、新加坡、溫哥華及雪梨等地都有全資子公司。
此次該公司負責人被上海警方指控的罪名是,「採取境內收取人民幣、境外提供外幣的方式,為他人非法提供外匯買賣」。 (相關報導: 賴清德訪美:中共黨媒詛咒「台巴斷交」,美媒稱「賴讓北京左右為難」 | 更多文章 )
不過,在美國從事移民諮詢多年的華人張雷,在其自媒體稱,當下若要辦理移民美國,EB-5投資移民簽證就需要 80 萬美金。因此,如果要匯到項目方,通過拆分匯款,或借用他人帳戶方式匯出海外,按照中國法律都會涉嫌非法操作買賣外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