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圍繞超導體的希望和炒作甚囂塵上,被認為與最新研究相關的股票大幅波動,曾經默默無聞的科學家的影片也在網上瘋傳。
7月下旬,一組來自韓國和美國維吉尼亞州威廉瑪麗學院(William & Mary)的科學家在兩篇未經同行評審的學術論文中宣稱,他們取得了一項突破,開啟了「人類的新紀元」。這與所謂的「LK-99」晶體有關,它是一種由摻銅鉛基化合物構成的超導體。
該研究小組聲稱,這種材料顯示了超導體的特性,可在室溫和環境壓力下毫無阻力地傳輸電流——這是一項長期的科學探索,如果獲得成功,將為晶片、電網和計算系統帶來劃時代的進步。
上周,「超導體」成為網路上普遍的熱門話題。美國、中國和韓國那些業務與超導體有重疊的公司,甚至一些沒有直接聯繫的公司,股價都出現了飆升,隨後在上周後期逆轉升勢。支持LK-99一些特性的中國研究人員上傳了一段影片,吸引了近1,000萬次觀看。
但在許多科學家看來,LK-99目前更多處在口說無憑的階段。這種狂熱體現了室溫超導體的巨大潛力,同時也顯示出公眾對該技術及其前景的理解有限。據美國能源部的說法,超導體是指一種能導電而不損失能量的材料,並能在進入超導狀態時產生磁場。
自3月份以來,圍繞超導體的討論熱度居高不下。當時,羅切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物理學家Ranga Dias在知名期刊《自然》(Nature)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稀土金屬鑥與氮和氫結合後,在華氏69度(約攝氏20度)的溫度下就能成為超導體。而且,其進入超導狀態所需的壓力低於許多已知超導材料的極高水平。Dias的說法和他之前的工作受到其他科學人士的嚴格審視,有些人指稱他捏造數據和剽竊。
美國能源部下屬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的凝聚態物理學家Michael Norman表示,與之前所有關於此類「不明超導物體」的報導一樣,由韓國牽頭的該研究小組的發現一旦被其他研究小組復現,並評估這是真正的超導還是僅僅為一種不尋常的抗磁性物質,它就會得到重視。
幾項工作正在開展以驗證關於LK-99的說法,其中包括由阿貢國家實驗室牽頭的一項。一些初步的驗證嘗試顯示出了樂觀結果,例如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的模擬在理論上支持LK-99。其它一些嘗試得出的結論是,這種材料在室溫下並沒有顯示出典型超導現象。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中國的最新問題:外國人不願意來了
|
更多文章
)
他們是在回應一些科學家們7月下旬發表的兩篇論文。這些科學家大多供職於首爾的私營機構量子能源研究中心(Quantum Energy Research Center),他們將自己的研究成果上傳到了全球未發表科學研究的資料庫arXiv上。其中一位科學家還提供了一段影片,展示了這種材料的一個小樣本在磁鐵上部分懸浮,看上去是在演示超導性。
多位科學家參與了這項研究,LK-99是以其中兩位科學家姓氏首字母以及上述材料的合成年份命名的,這兩位科學家是量子能源研究中心的Lee Suk-bae和Kim Ji-hoon,這種材料據說是他們在1999年合成的。
根據已知資訊,一些由鋁、鋅和汞等金屬組成的合成物具有超導特性,但只有在極高壓力和溫度下才能實現。這使得此類材料不具備廣泛使用的可行性或實際操作性。
對LK-99的熱情引發了相關股票價格的劇烈波動。鑑於目前的製造技術集中在韓國、日本和中國等亞洲國家,在超導體可以用於更多實際應用時,這些國家的公司極有可能在開發和應用超導體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幾家與超導體有推定關聯的名不見經傳的韓國公司股價暴漲,之後韓國證券交易所對投資者發布了有關這些公司股票風險的警告。其中包括超導體所涉高溫電線和電磁鐵的生產商Sunam (294630.SE),該公司股價連續三個交易日漲幅達到30%上限。在交易所發布上述警告後,Sunam的股票繼續飆升,但上周五停牌一天。上周頭四個交易日,另一家從事核聚變和粒子加速器技術的公司Mobiis (250060.SE)股價累計上漲19%,但到上周五收盤時下跌約28%。
第三家韓國公司Shinsung Delta Tech (065350.SE)並沒有涉足超導領域,但該股在上周二和上周三觸及漲停板,隨後遭到拋售。此番上漲的原因是Shinsung持有一家風投公司的股份,而這家風投公司投資了上述量子能源研究中心。
在美國,專門生產高溫超導線的美國超導公司(American Superconductor Co., AMSC)上周二股價飆漲約60%,但隨後幾天回吐漲幅。
隨著LK-99影片的瘋傳,幾家中國公司的股價也大幅上漲,隨後回落。投資者的關注促使在上海上市的天津百利特精電氣股份有限公司(Tianjin Benefo Tejing Electric Co., 600468.SH, 簡稱:百利電氣)作出澄清,稱公司目前沒有與室溫超導相關的業務。該公司股價最近幾日累計上漲34%。過去,百利電氣一家子公司曾從事過一些高溫超導研究。與此同時,在深圳上市的上海國纜檢測股份有限公司(TICW, 301289.SZ)也指出公司不涉及室溫超導業務,而其股價上周飆升了約70%。
韓國仁荷大學(Inha University)材料工程學教授Rino Choi表示,即使發現LK-99具備超導性,工程師們仍需要確定如何將這種材料應用到他們的產品中,因此在考慮任何商業化之前還有重要的工作要做。他稱,最近的研究結果似乎都還處於很初級的階段。
上周二,華中科技大學(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一名教授領導的一個團隊在中國類似YouTube的平台上發布了一段影片,聲稱他們首次驗證合成了可以磁懸浮的LK-99晶體,該晶體懸浮的角度比韓國團隊之前獲得的樣品磁懸浮角度更大。截至上周五晚間,這段影片的瀏覽量已達數以百萬計,獲得約74萬個點讚,並收到了超過6.5萬條評論。記者致電華中科技大學,但無人接聽。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中國的最新問題:外國人不願意來了
|
更多文章
)
天風國際證券(TF International Securities)分析師郭明錤表示,室溫超導體如能應用,目前的許多散熱系統、光纖和連接線等就都不需要了,可能會給智慧型手機和筆記型電腦等消費電子品的產品設計帶來革命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