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尺門的辯護人》是由鏡文學和中華電信出品,改編自同名原著小說,其為「第二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首獎作品。該劇集為小說作者唐福睿自編自導,也是導演的首部劇集。
《八尺門的辯護人》專業且精彩的法庭戲,多元議題的內容,成功地把臺劇律政劇集推向新的標竿。於7月23日在公視與Hami Video播出大結局後廣受好評,並於7月24日凌晨上架於Netflix,25日直接攻進臺灣榜第四名,26日更直接登頂,口碑開始發酵,網路討論熱度大幅增溫,劇中的「Holy媽祖」、「蝦仁排骨飯」…..等,成為熱門話題;此外,本劇也讓更多人認識自我居住的這塊土地和歷史,認識了「八尺門」,也進而去查詢了解「湯英伸事件」、「和春六十一號」。非生在當地、當時,很難會去深入探討,抑或隨著時間漸漸淡忘,戲劇讓我們去認識它們,去重拾曾經在生命經驗中很重要的一段記憶。
好的劇本已成功一半,沉重議題依舊有娛樂性
《八尺門的辯護人》由一宗海濱命案帶出死刑議題,並從中延伸出移工、種族認同、遠洋漁業等更多議題來探討。本劇的議題不打模糊仗,直視它們,帶給觀眾震撼的省思。相信觀賞完全劇的觀眾,會重新打掉重組關於死刑議題的框架。雖然劇裡的議題是沉重、嚴肅的,但依舊有娛樂性,且一些專業的法律都以最淺白易懂的方式呈現,讓更多受眾能接受進而欣賞。角色詼諧的對白和互動,及案件上懸疑的氛圍,都是讓原本沉重的議題劇變得更加有娛樂性,讓你我能更容易入口。而本劇再次證實好劇本的重要性!好的故事內容已成功了一半,縱使剪輯上的節奏時而不是如此順暢,部分角色的鋪墊和轉折有時候不是很完整,但本故事好到可以掩蓋這些不完美,基本上就是瑕不掩瑜,主軸上完整呈現,把它說清楚,觀眾都能感受到劇的精彩和獨特之處。

唐福睿導演開啟臺灣律政劇的新起點,專業且不失幽默的法庭戲
自從看過唐福睿導演的首部創作《童話·世界》後,就一直很期待他的《八尺門的辯護人》,想看他會把臺灣律政劇集推向何種高度。唐福睿導演是近幾年在臺灣有能力把法庭戲寫得、拍得很好看的人;電影《童話·世界》在法條攻防的地方就讓人印象深刻,十分精彩、出色。本次劇集依舊可以看到法律的專業,且對於外行的人就算看熱鬧,也能看出其滋味,因為他用淺白易懂的方式使大家抓到重點,加上節奏抓得緊湊,更凸顯戲劇張力。相較於《童話·世界》,劇集因佟寶駒的個性,讓法庭戲還添加了一些趣味性的怪招,整體上專業且不失幽默,真的不負導演本職為律師。

多種語言挑戰大,每位演員都在其本位發光發熱
《八尺門的辯護人》充滿著許多語言,除了中文外,還有臺語、阿美族語、印尼語、東爪哇語、英語……等,對每位演員都是個挑戰。劇中語言切換得宜,流暢且自然,而這些語言的對談中,可以感受到權勢間的鬥爭和拉扯,甚至是困境或弱勢,其背後都有象徵之意義,看得出編劇的巧思,也感受到演員們的專業努力。
本劇選角選得很好,且組合上在臺劇中是大膽又新鮮的。 (相關報導: 影評/《奧本海默》成功發明原子彈,為何晚年卻飽受羞辱?史無前例的軍事機密,最後敗在1件事 | 更多文章 )
故事裡每位角色的出現幾乎都有其意義,演員演技上線,呈現到位精彩。新加坡人的李銘順把阿美族的佟寶駒飾演得富有層次且絲絲入扣;雷嘉汭飾演的莉娜納入她的代表作之一,她也很幸運能遇到莉娜;楊烈大哥用一場戲直接封神,與陳令秋的談判震撼十足;范逸臣的彭正民,隨波逐流的危險,每分每秒牽引著觀眾;潘儀君的陳令秋如同棒球九局下半,兩人出局的局面,不到最後一刻,你都不會知道這位女人在想什麼;懷劭·法努司老師的佟守中,呈現出又氣又好笑卻真實的父子情,角色最後一幕的微笑,瞬間觸動淚腺;印尼人張耀,沒有演戲經驗的他,最後一場戲,張力十足,且讓人重新省思死刑;蘇達的徐世漢,雖然內心糾結,卻是佟寶駒在族中其一的溫柔,是劇情轉折的關鍵角色;對表演最認真的洪毓璟,把自己完全化身為印尼移工,完全分辨不出來;最後還想提楊宗樺的姆力,很有靈性的演員,一個眼神傳遞了他對佟寶駒的關愛和感謝,他知道佟寶駒都在為他著想。其實劇中所有角色編劇都有精心安排他們的意義,即使是特別演出的王傳一,也在最後一刻,傳達其任務,角色轉眼立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