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法律層面來看,住在房子裡的人才是屋主。大多數人結婚後都想過二人世界,即使房子是長輩買的,但也不希望自己的空間被人侵占了。如果覺得家人比較重要, 不妨放下長輩的姿態,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不要讓兒媳有藉口遠離家中的長輩。
答案當然是「不可以」,很多人都會覺得既然是自己人就可以不拘小節,事實上「禮不可廢」,否則全部都亂倫了。相對的,雖然出錢的人是老大,但並不代表就可以為非作歹、唯我獨尊或自以為是。
很多家長都沒有民主的素養和風範,甚至不知道什麼叫做對基本人權的尊重(至少包括與生俱來的生存權、自由權、財產權、尊嚴權及追求幸福的權利)。例如在家時,為了要監控孩子的行為,從孩子小時候,就養成不敲門直闖進去孩子房間,來個突擊檢查;或是趁孩子不在的時候,偷偷摸摸地進去房間,翻遍了所有抽屜和衣櫃,看能否找到一些端倪。身教重於言教,沒有比信任和尊重更來得重要(的事),否則產生不必要的後遺症,總是令人遺憾。
尊重晚輩的私人空間
我有一位好朋友就因為她太在意獨生子的生活起居,不但每天照顧得無微不至,甚至把兒子當成嬰兒一般,時時刻刻都隨興打開房門,給予噓寒問暖,搞得他兒子不耐其煩,決定搬出去在外面租房子住。
這下子,做母親的更緊張了,於是馬上為兒子買間套房,從此每天利用兒子上班的時間,煮了一大堆食物,然後大包小包拎到他的住所,並開始像盡職的女傭般,替他洗衣服、換床單、拖地板和洗碗盤,總而言之,非得把兒子的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她才肯放心離開。儘管兒子對於在完全沒有告知的情況下,三不五時母親就會出現在他住處的作風,頗不以為然,可是愛子心切的她才不會在意兒子的反彈,照樣我行我素。
直到有一天,他兒子下班回來後打開冰箱,發現他和朋友們花了好長時間共同研發出來的電子程式的隨身碟竟然不見了,才發現原來母親在幫他清理冰箱的時候,把它當成垃圾給丟了。
當天他兒子立刻就搬家,而且從此不讓他的父母親知道他住在哪裡,過了一段很長的時間,才慢慢稍微釋懷,儘管如此,除了週末偶而參加家庭的聚會外,即使出來吃個飯,也馬上就匆匆離開,深怕家人會跟蹤到他的住處。
這種失去唯一兒子信任感的挫敗情況,著實令她耿耿於懷,但又奈何?誰叫她不知道自己兒子長大了,比起小時候更需要隱私。
不要用房子勒索家人
即使是父母親出錢買房子給兒子,但假如長期住進去的人只是兒子和媳婦的話,就要尊重他們才是房子使用權的主人,而且雖然是父母親要去拜訪兒媳,也應該先預約,並依照兒媳同意的時間再前往,否則莫名其妙地突然駕到,可能就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誤會和尷尬。
曾經就發生過父親要找兒子拿東西,結果也不管裡面有沒有人,就直接開鎖進去,尷尬的是媳婦那天剛好沒上班,自在地在家裡只穿一件小內褲,突然看到公公莫名其妙地走進客廳,嚇得媳婦驚慌失措,而不知道該如何自處是好。 (相關報導: 鄧鴻源觀點:請家長讓小孩做他自己吧 | 更多文章 )
我的一位醫生朋友在演講時就曾公開分享他性功能障礙的原因,竟然是來自他青少年的不愉快回憶。當他念高中的時候,有一天,他的母親不敲門就突然衝進他的房間,而當時他正在手淫自瀆中。從此他無法再跟女性朋友發生關係,因為每當緊要關頭時,母親的臉龐就會浮現在他面前,而令他性趣缺缺,且成了無法擺脫的夢魘,直到他認識也是行醫的妻子,在她的協助下,才慢慢走出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