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博會年度主視覺「RESONANCE ISLAND群島共振」 島嶼動能

「2022臺灣文博會」即將登場,由龔書章任總策展顧問、林昆穎任總策展人、顏伯駿操刀主視覺,高雄副市長史哲、文化局長王文翠蒞臨現場為今年移展高雄揭開序幕。(圖/徐炳文攝)

亞洲最大文創盛事「臺灣文博會」,即將於8月5日在高雄登場。隨著「2022臺灣文博會」進入倒數階段,文化部、台灣設計研究院19日揭曉策展團隊、年度主題及主視覺,由建築跨域資深策展人龔書章擔任總策展顧問、豪華朗機工共同創辦人林昆穎擔任總策展人、三頁文創辦人暨視覺總監顏伯駿操刀主視覺,以「RESONANCE ISLAND群島共振」為年度主題,邀請人們透過體驗與創造,共振出臺灣的模樣,也為今年移展高雄揭開序幕。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致詞時表示,2022臺灣文博會是第一次離開臺北,以「群島共振」為主題,期待藉由嘗試離開臺北,更清楚看見島嶼的形狀,真正感受臺灣這個海洋國家的樣貌,讓文博會的角色及能量得以充分發揮。李靜慧指出,除了文博會,文化部今年在高雄舉辦了金曲國際音樂節、金曲獎、「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特展,全國文化機關首長會議也將移師高雄,希望讓大家以不同角度看臺灣、看世界,一起學習、感受、理解「島嶼的形狀」。

史哲:發起「台灣設計.設計台灣」活動 推出30條文博遶境限定版高雄文化路徑

高雄市副市長史哲表示,今年是文博會歷經11年後,首度離開臺北移師高雄,由文化部發揮「群島共振」精神,帶領藝文能量從高雄開始壯大,進而關照全臺,也將是地方首度積極響應參與。並發起「台灣設計.設計台灣」活動,推出30條文博遶境限定版高雄文化路徑,並結合北號誌樓、雄鎮北門、哈瑪星貿易商大樓、紅磚街屋、高雄港港史館等共計六處充滿歷史回憶的空間,一起以文創設計重啟,展現高雄豐沛的文創設計能量;另外也推出「台灣IP.高雄原創」計畫,由高雄在地IP代表「工人漁婦」帶領六位來自高雄原創「台灣IP」貼圖明星創作者推出一系列「聊療」特別企劃,相信2022年臺灣文博會來到高雄,將是文博會繼續壯大的起點。

總策展顧問龔書章指出,2022年臺灣文博會以「群島共振」回應4個關鍵提問,包含文博會將如何整合、串連、啟動15+1的文化創意產業?如何將臺灣多年累積的文化內容、科技能量、商業體驗關係形成完整生態性?如何以城市策展概念,展現城市治理、生活面貌及文化體驗?如何讓新生代以自己的概念,定義地方的藝術、飲食、族群等,讓地方成為重要的文化載體?龔書章強調,期待藉由臺灣文博會定義亞洲的文化定位、文化內容及文化元素,以群島共振一個獨特、多元、融合的臺灣。

文化局長王文翠指出,「臺灣文博會」自2010年開辦以來,從商展形式出發,逐步納入文化概念策展,接著更以深度議題式策展,提出清晰精準的文化內容主題論述。而在走過第一個十年之後,「2022臺灣文博會」更跳脫文創產業垂直鏈的概念,橫向連結文創產業的工藝性、文創交流的媒體性、文創作者的和諧社會、都市建設的自然作用,讓人們用身體感受文創產業的一體鏈結、共振出島嶼脈動。 (相關報導: 為何「中華民國美學」都很醜、毫無設計美感?專家揭它的發展由來,很多人不知道 更多文章

在熱烈的島嶼上,共振出珍貴的臺灣今年「臺灣文博會」由林昆穎擔任總策展人,以「RESONANCE ISLAND群島共振」為題,呼喊出體驗至上的島嶼宣言。林昆穎表示,臺灣是一座由多樣生態、多元文化匯聚而成的和諧之島,無論是壯闊的高山、深海、城市建設;日常的每道菜、每首歌、每句祈禱,都在宏觀與微觀的交織中,成為我們的文化與生活。他也邀請人們在這座熱烈的島嶼上來場壯闊的移動,一起自信地冒險、創造各種連結,看見並成為臺灣的文化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