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專訪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台美軍方應建立「聯合工作小組」,台灣需要「國土防衛軍」!

20220904-前參謀總長李喜明4日出席思沙龍「習近平這個人 —從個人特質看二十大後新時局」演講。(柯承惠攝)

李喜明在2017到2019年擔任台灣參謀總長,任內提出「不對稱戰略」受到各方關注,他在近日台海局勢升溫時出版新書《臺灣的勝算》,接受德國之聲專訪,疾呼台灣國防立即改革的必要。

德國之聲:現在每天都有中國軍機飛越海峽中線,怎麼看這個態勢?

李喜明:現在每天都這樣過來,算是一個新的常態。在我來看,比較憂心的是擦槍走火這件事情,因為原來以前有中線,中線就像我講的,像打排球一樣,你打過來,我打過去,跑到網子這邊就會比較有問題。我也講過,你可以為了統一而戰,你可以為了自由而戰,但是如果是為了擦槍走火而發生戰爭,那是絕對沒有價值,也沒有意義。這是在理論上來講,這實務上來講,我們的政府國軍應該因應這個新的情勢,趕快訂定一個新的ROE,Rule of Engagement (兩軍接戰規則),我不太喜歡用SOP(標準作業程序),因為比較死板。目的就是能夠不失你的立場、不失你的尊嚴,也不至於因為第一線的人擦槍走火。 你(中國)既然已經做了這種地步,已經過來建立一個新的常態,你不太可能把它退回去到8月10號之前原來偶爾過中線的作法,那我們必須要謹慎小心為之。

德國之聲:兩岸有可能在近期走上武裝衝突嗎?

李喜明:我倒覺得短時間會發生戰爭的機率並沒有那麼高,但是要看你這個戰爭所謂的形態是什麼, 因為戰爭也可以分為有限衝突跟全面性的戰爭。沒在動槍動火了,我們就算是灰色地帶的衝突。全面性的戰爭目前看起來,中國大概還沒有完全準備好,而且他們正在準備二十大,自己內部的事情很多,所以短時間看起來,全面性衝突的可能性並沒有那麼高,必須等到它具備能力了。

至於說有限度的衝突, 當然我希望不會發生,就是我原來去年就預判,如果習近平在二十大遭遇到特別的阻礙,沒有辦法達到他持續掌權的目的,他可能會去製造一些爭端來提醒全中國 人民:中國目前在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刻,需要一個偉大的、有遠見、有謀略的一個領導人。他怎麼樣來提醒 ?他可能會製造一些有限的衝突,但有限的衝突一定會有一個特殊的目的,如果這個特殊目的,譬如說他二十大很穩,能夠延續掌權,他也能夠接受那種結果,他不會去製造亂局,不會去製造衝突。

而最後一種短期衝突的可能性,就我剛剛講的這種莫名其妙的第一線的擦槍走火,類似2001年王偉事件*。那這個就是標準的擦槍走火,那是因為你沒有給第一線人員一個很清楚的框架跟作為。

*南海撞機事件,又稱81192撞機事件,美國稱海南島事件。2001年4月1日在南海靠近海南島上空,32歲的中國飛行員王偉駕駛的軍機與美軍機發生空中相撞事故,中美互相指責,一度演變為外交危機,最後經過談判解決。 (相關報導: 反攻!烏克蘭軍「閃電戰」再傳捷報:收復東北部兩大戰略要衝,藍黃兩色國旗再度飄揚! 更多文章

2020年4月9日,戴著口罩的台灣女兵在美製M110A2自行榴彈砲上列隊站立。

德國之聲:可以幫我們舉個有限衝突的例子嗎?

李喜明:全部都有可能,譬如說在海上攻擊一下你的船艦,用飛機攻擊一下你的船艦,或者說在你的外島區域產生一些衝突, 把這個對峙強烈起來,到一個程度就會影響到二十大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