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暴動背後:17歲非裔少年遭警射殺,為什麼演變成警民「戰爭」?

2023年6月底至7月,法國非裔少年拒攔檢被警察槍殺引起了大規模抗議騷亂。(AP)

法國17歲非裔青少年奈爾上月底因拒絕臨檢,光天化日下遭員警射殺,此事點燃民眾對警察暴力、種族歧視的怒火,在全國各地引發暴動。抗議者多數是年輕人,他們焚燒汽車、建築物或在警察局外製造騷亂。法國內政部長2日指出,在昨日第五天抗議的晚上,全國各地部署約4萬5000名警察、逮捕427人,此前已有1300多人被捕、至少2000輛汽車遭縱火。

自2005年法國郊區暴動事件以來,該國多次發生警察暴力執法事件,以移民與有色人種為主的貧困郊區民眾,指責遭到警察施暴與歧視。奈爾(Nahel M)的死再度引發人們對警察的不滿與不信任。

根據《紐約時報》(NYT),事發地點南泰爾(Nanterre)到巴黎市中心約15分鐘火車車程,多數人口為有移民背景的勞工階級。二戰剛結束時,南泰爾容納了數千名北非移民,一度被視為大型貧民窟,直到1970年代,政府在當地建立大學和社會住宅,逐漸幫助社區改頭換新。目前南泰爾一些社區還有毒品販運等治安問題,相比法國2020年全國失業率為8%,該地區失業率14%也偏高。

「他們無緣無故就殺了一個男孩!」20歲的本布達烏德(Sami Benboudaoud)站在一輛燃燒的卡車不遠處說道,「多年來,我們一直譴責警察虐待我們,殺害我們。但沒有人願意傾聽。也許要發生一些騷亂,他們才會聽見。」

2023年6月底至7月,法國非裔少年拒攔檢被警察槍殺引起了大規模抗議騷亂。(AP)
2023年6月底至7月,法國非裔少年拒攔檢被警察槍殺引起了大規模抗議騷亂。(AP)

對於經歷過法國憤怒抗議的人來說,汽車和建築物燃燒於火光之中,以及警察全副武裝戒備是相當熟悉的畫面。居住於巴黎的倫敦大學文化史專家赫西(Andrew Hussey)在《衛報》(The Guardian)撰文指出,凌晨3點左右從公寓窗外面望去,可以看到有人拿煙火攻擊警察,並聽到警察立即用「閃光彈」回應,閃光彈是法國警察常用來控制騷亂的「非致命」武器。

赫西說,一些法國人直言這是一場「內戰」,不論是警察或是憤憤不平的郊區民眾,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該處理的問題,正是警察在貧困郊區的難題,郊區多數邊緣群體認為,法國「自由、平等、博愛」的民主理想根本不適用於他們,或者根本就是一個謊言。

馬克宏嚴厲譴責警察槍擊事件不可原諒,但也呼籲家長別讓孩子上街參與暴動,並稱在被逮捕的人當中,約有1/3是年輕人。

2023年6月底至7月,法國非裔少年拒攔檢被警察槍殺引起了大規模抗議騷亂。(AP)
2023年6月底至7月,法國非裔少年拒攔檢被警察槍殺引起了大規模抗議騷亂。(AP)

發生了什麼事?

6月27日上午8時許,17歲的非裔青少年奈爾在巴黎西部市郊城市南泰爾因拒絕交通攔檢,遭到員警槍殺。當時他駕駛著一輛黃色Mercedes-AMG在公車專用道上行駛,發現他的警察試圖阻止,但他闖紅燈逃逸。兩名員警追逐一段路後,成功攔下盤查,卻開槍將奈爾射殺致死。根據檢察官的說法,奈爾被子彈擊中左臂和胸部後身亡。

警方起初宣稱,他們企圖臨檢這輛黃色Mercedes-AMG,是因為該車輛多次違反交通規則,而且開在公車專用道上,後來駕駛拒絕停車,還在一名員警接近時企圖開車衝撞,該名員警因此開槍,導致其心肺功能停止,送醫不治。 (相關報導: 「美國受夠了中國的技術偷竊!」《美中科技合作協定》40年,續約前景不明 更多文章

然而網路流傳的事發影片內容卻與警方說法不符,駕駛從頭到尾都沒有企圖衝撞員警。影片顯示,兩名員警盤查該輛黃色轎車時,其中一名員警貌似抓著駕駛的衣領,持槍對準他;駕駛企圖駛離時,站在車輛左側的員警突然開槍,黃色車輛滑行數十公尺後撞上路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