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歐洲行訪問立陶宛 法國觀光客也認出「她是台灣總統」爭相合影

前總統蔡英文赴歐洲立陶宛訪問。(蔡英文辦公室提供)

「Taiwan,不是Thailand」過去常被台灣人自嘲的話,如今越來越少出現在國際對話中,在卸任後持續推動民主外交的前總統蔡英文正在歐洲訪問,她不僅受到當地政要與僑界熱烈歡迎,更在立陶宛與法國觀光客的互動中,展現她在國際間的高辨識度。

蔡英文過去的重要幕僚黃重諺也隨行此次訪問,蔡英文5月11日造訪立陶宛的水上城堡,由國會友台小組主席全程陪同導覽。導覽途中,來自法國的觀光客驚喜認出蔡英文,紛紛在她周圍拍攝紀錄,蔡英文得知後,主動轉身與觀光客打招呼,並與其中一位男士親切合影;同團的一名女士則激動表示,他們熱愛台灣的民主與自由。這樣的即興互動,也再次印證了雖然已經卸任,但蔡英文在國際旅人心中的代表性,「台灣總統」的印象已深植人心。

在造訪格底米諾斯塔期間,蔡英文也與17位立陶宛台灣留學生同行,她贈送象徵家鄉的小禮物,如台灣胸針、義美小泡芙與脆笛酥,也鼓勵學生們努力讀書,「回台灣後可以到卸辦找我聊天」。徒步返程途中,蔡英文特別在「波海之路」起點腳印留影,並於象徵奇蹟的「Stebuklas」地磚上轉圈許願,祝福台灣國泰民安。

20250512-前總統蔡英文赴歐洲立陶宛訪問。(蔡英文辦公室提供)
前總統蔡英文赴歐洲立陶宛訪問。(蔡英文辦公室提供)

當日下午,蔡英文拜會立陶宛建國議會議長,雙方暢談近一小時,她特別贈送對方一支筆,表示希望能用這支筆為台灣寫下更多文章。任內8年間,蔡英文透過推動民主外交、強化與美日歐等民主國家的關係,成功讓「台灣總統」的形象在國際社會中建立起鮮明輪廓。

蔡英文過去多次接受國際媒體專訪,並受邀參與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等重要論壇。法國《世界報》曾指出,她讓台灣在國際上從邊緣走向舞台中央,成為民主陣營的重要夥伴;《美國之音》也曾在蔡英文卸任前報導,這位曾在中美對峙下,穩住台灣立場的領導人。 (相關報導: 新增5天國定假日恐被一刀砍掉?柯建銘1句話埋伏筆 網炸鍋:唯恐天下不亂 更多文章

從首度參選總統時,國際普遍未能精準分辨出台灣、泰國,現除了「世界多半知道台灣」之外,連韓國網紅「胃酸人」也曾在YT影片中紐約街頭訪問,當時已經卸任的蔡英文知名度也不低。她在任內透過與歐美日等民主國家的合作、積極的國際發聲,讓台灣逐漸在全球建立明確身分,而她本人的高知名度,也成為這場形象轉變的重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