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跑上癮?還是喝上癮?跑步教父告訴你酒精不能做的,但跑步能做的事

長跑不是一種運動,而是一種「癮」。(圖/Peter_Mooney@flickr)

喬治.席翰(Dr.George Sheehan)是一位心臟科醫師,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跑步選手。他45歲才開始跑步,他曾說:「我改寫了自己的人生故事,跑愈多,我也更確定自己正往真正的目標前進,那就是:成為我自己。」

喬治.席翰不但成為掀起美國第一波跑步風潮的先驅者,更有人稱他為「跑步教父」。他一邊跑步、一邊寫作,他把在跑步時的體悟、感受、思索…寫出來,在他的文字裡看到他宣揚「運動人生」的好處,你也可以看到一位跑者與自己的心靈對話,這是一趟趟自我的尋回之旅。即便在喬治的晚年,命運給了他癌症, 但是,在他45歲以後起跑的人生,的確重啟了生命,更幫助他找到自己。這是一趟心的鍛練,喬治認為,每一位跑者必定都能成為自己的英雄。

酒癮V.S.跑步癮

酒精可以帶你到一個清醒的人從未見過的地方。威廉•詹姆斯說,清醒使人畏縮、有偏見,而且產生抗拒;酒醉則會使人大膽、有包容力,而且心胸開闊。他這樣結論道:「全人類受酒精的影響,無疑是因為它的力量能刺激人類天性中的神祕機能。」

以下是酒精能造成的影響:能讓你看見在屬於你自己特定世界裡的模樣,看清你是宇宙的一部分。飲酒也會洩露出你是哪一種人,不論你是個孤獨的精神分裂者,喜歡天馬行空、愛作大夢;或者是個喜歡群居的躁鬱症患者,總喜歡身邊圍繞著一群溫暖且永遠友善的朋友;或者你是個肌肉發達的偏執狂,隨時準備好用拳頭來擺平爭端。

酒精不能做的,是將這些洞見轉化成有目的的行動。看清了自己是誰之後,飲酒人現在必須尋找一個能有所收穫的其他途徑,通往自己的真理。要完成這件事,他必須先將自己從酒精中抽離,從日常的謊言中拯救自己。所以,通常戒酒的人、曾經墮落並幡然悔悟的人,他們能經歷重生的過程。昔日的酒鬼,終於和與他分離的自我結合;改過自新的酒鬼能毫無保留地接納自己,而去追求在別人眼中也許是很平凡,甚至是超乎的理想。

然而,要能成功戒酒並非易事。飲酒也許是一場空,而且最後是墮落,但只有幸運的酗酒者才能發現這點。而當中更幸運的人才能踏上新的、健康的道路,達到生理與心理能量的高峰。在肝臟壞死前,心臟肥大、腦筋也開始不清楚時,他必然得到了某種訊息,知道世界上有更好的方法來體驗自己與整個宇宙。

我自己的飲酒習慣改變,導因於兩起幸運的事件。之前有一段時間,我常在周六夜晚狂歡縱飲,總以為喝酒會讓我更有才情。我自大地以為,該有人把我所說的字字句句都記下來,為後代留下這些偉大的想法與智慧佳言。

這時,某一夜,有人拍了支家庭錄影帶,裡面是帶著酒意的我。後來我在螢幕上看到的,完全不是自己想像的智者形象,倒比較像是個介於人猿與人類之間的動物。這是個利用影像拍攝所產生的證據,證明當我宿醉時,不但無法思考,更別提表達了。因為這支影片,我戒了縱飲的習慣。不全是為了成為我自己,而是純粹想要重新回到人類的世界。 (相關報導: 夏天來跑山》遮蔽率達70%的森林,讓奔跑充滿挑戰趣味! 更多文章

長跑則是我的第二個發現,長跑是正面、也是決定性的因子。負面的禁是令無法奏效的,生活之所以改變靠的是做了什麼,而不是不做什麼。而且,若某人決定永遠不飲酒,他必須積極地投入改變,成為真正的自己。長跑對我而言就是如此,它重新讓我認識自己的身體;而我的身體也有自己的想法。除了最好的之外,身體不會再隨便接受;一旦準備就緒,身體就會拒絕改變;一旦到達了力量的巔峰,身體將帶領我的心和我的意志繼續向前。

georgesheehan1
  從身體出發,跑步也尋找心靈歸宿。(圖/擷取自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