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oo改變了什麼?全球近九成人口對女性有偏見,東亞要189年才達性別平等

#MeToo運動席捲全球5年後,兩份近期公開的報告顯示,女性仍需要花費百年以上的時間,才能追上男性在各領域的權利地位。(圖/ Jon Ly @Unsplash)

#MeToo運動席捲全球5年後,兩份近期公開的報告顯示,女性仍需要花費百年以上的時間,才能追上男性在各領域的權利地位。社會對女性的偏見與10年前如出一轍,包含女性自己在內,全球接近九成的人口仍對女性抱有某種偏見,這也導致女性在政治與職場中遇到更多阻礙。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12日最新版「性別社會規範指數」(GSNI)報告指出,全球有一半人口仍然認為,男性能成為更優秀的政治領袖;超過40%的人贊同,男性能成為更好的企業高管。而更令人吃驚的是,有25%的人認為男人打妻子是對的。

另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21日發布的年度性別差距報告,以目前的平權進步速度來估算,若要弭平在經濟和政治參與、教育和健康領域的性別差距,東亞和太平洋地區還需要189年,全球平均則還需要再花131年。換句話說,要等到2154年。

伊朗首都德黑蘭街頭的兩名女性,在當局的嚴苛著裝規定下,女性在公共場所必須佩戴頭巾。(AP)
伊朗首都德黑蘭街頭的兩名女性,在當局的嚴苛著裝規定下,女性在公共場所必須佩戴頭巾。(AP)

覺得「女不如男」?性別社會規範進步慢,拖累人類發展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報告採用了「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第六波(2010-2014年)或第七波(2017-2022年)結果。「世界價值觀調查」覆蓋全球85%的人口及80個國家和地區。

根據該報告,46%人口認為「男性應比女性擁有更多工作權利」、43%認同「男性比女性更能成為優秀企業主管」、49%認為「男性比女性更能成為政治領袖」、28%認為「大學教育對男性比對女性更重要」、25%認為「男子打妻子是對的」、58%認為「墮胎從來都不是正當的」。

該報告指出,偏見使女性面臨的社會桎梏更加牢固,造成許多地區的女權分崩瓦解,隨之而來的是這些地方「反對性平」的運動愈演愈烈,一些國家侵犯女性人權的行為激增。報告還稱,女性在領導層中的代表性嚴重不足,也證明性別偏見的存在,儘管婦女的技能水平和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但在女性受教育程度高於男性的59個國家當中,男性的平均收入仍比女性高出39%。

2023年3月4日,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幕前夕,女性服務人員正在天安門廣場上整理儀容。(美聯社)
2023年3月4日,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幕前夕,女性服務人員正在天安門廣場上整理儀容。(美聯社)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下人類發展報告辦公室(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Office)主任孔塞桑(Pedro Conceicao)表示,損害婦女權利的社會規範也對整個社會造成更廣泛的危害,更阻礙了人類的發展。「性別社會規範方面缺乏進展,正在引發一場人類發展危機,」他指出,「全球人類發展指數在2020年出現有記錄以來的首次下滑,次年又再度下滑。」

為此該報告強調,各國政府盡快「改變性別社會規範」可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育嬰假」政策改變人們對家庭照料責任的看法,勞動力市場改革可促進人們對女性就業觀念的改變。

開發署性別問題小組負責人拉古納斯(Raquel Lagunas)指出,社會意識到「無償照料工作」的經濟價值是促進平等的重要開端,這可以是挑戰照料工作性別規範的有效方式,「在對婦女性別偏見最嚴重的國家,女性花在無償照料工作上的時間估計是男性的六倍以上。」 (相關報導: 首個同婚合法化的前蘇聯加盟國 愛沙尼亞總理:婚姻平權沒剝奪任何人任何東西 更多文章

女性殺戮(féminicide)作為一個被提出多年的犯罪學概念,專門討論女性在世界範圍內更容易被謀殺、生命被隨意處置的問題。(Unsplash)
女性殺戮(féminicide)作為一個被提出多年的犯罪學概念,專門討論女性在世界範圍內更容易被謀殺、生命被隨意處置的問題。(Unsplash)

東亞性平進度落後半世紀以上

世界經濟論壇涵蓋146個國家的報告指出,與去年相比,整體性別差距——經濟、政治、衛生和教育領域的性別平等——僅縮小了0.3%,全球進步速度明顯變慢。世界經濟論壇執行董事札希迪(Saadia Zahidi)指出,性別之間持續存在巨大差距,而我們僅取得絲毫進展,「現在急需採取全新、一致的行動」,加速實現性別平等不僅能改善女性生活,也使全球經濟和社會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