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年不斷掠奪我邦交國,使我國目前友邦僅剩13國,嚴重壓縮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對此,美國史密斯學院政府學助理教授紐蘭19日於政大國關中心發表專題講座,解析在國際參與處處碰壁的情況下,台灣如何透過「次國家級外交」,深化台美關係並提升更多國際能見度。臺灣安全研究中心19日於政大國關中心舉辦專題講座「台灣的國際參與:從次國家級視角出發」(Taiwan's International Involvement: Through a Subnational Lens),邀請美國史密斯學院(Smith College)政府學助理教授紐蘭(Sara Newland)主講,解析台灣官方如何與美國地方政府進行外交,以尋求更多的國際生存空間。
在講座中,紐蘭聚焦討論台美之間的「次國家級外交」(subnational diplomacy)和「平行外交」(paradiplomacy)。前者是指一種以兩國間地方政府為主的官方外交模式,後者則指中央政府與次國家政府之間可能因為各種因素導致不同外交政策的出現。
紐蘭指出,台灣外交部自1979年中美關係正常化後,便積極推動台美之間的「次國家級外交」。這對當時想積極展示反共立場,或欲從東亞獲取更多經貿利益的美國政治人物來說,正好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但到了2000年代初期,由於美國對崛起中國的興趣增加,加上全球金融海嘯爆發,台美之間的次國家級外交遂開始減少。不過,隨著中國極權主義近年快速崛起、新冠疫情爆發,美中關係逐日惡化,反倒再次為台美之間創造更多合作及交流的空間。

簽署駕照互惠協議、締結姊妹市
紐蘭稱:「台美之間的次國家級外交是廣泛且不斷發展的,而其背後驅動力即是雙方的經濟及政治因素。」她表示,自2013年推動簽署的台美駕照互惠協議,即是一個成功的案例。
2021年9月30日,在我國外交部、交通部、我駐亞特蘭大辦事處及美國喬治亞州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駐亞特蘭大辦事處代表交通部與美國喬治亞州交通監理廳以異地簽署方式,完成駕照相互承認瞭解備忘錄,並自當日起生效。這是喬治亞州與外國政府簽訂的第2個駕照互惠協議,也是全美50州中,第36個與我國簽署駕照互惠協議的州政府。
另外,締結姊妹市亦是次國家級外交的常見方式之一。紐蘭說,台灣幾乎與美國每個州都有簽訂姊妹市,其中最經典的案例莫過於美國馬里蘭州的洛克維爾市(Rockville)。這個人口約有7萬人、聚集許多台裔美國人的城市,在2019年7月與宜蘭市正式簽署姊妹市協議,此後該市每年都會舉辦「台灣珍珠奶茶節」,廣受當地市民喜愛。
在新冠疫情期間,台灣政府大力推動「口罩外交」,許多地方政府也會優先將口罩送給其在美國的姊妹市。 (相關報導: 習近平大讚「美中達成共識,這很好!」彭博:布林肯訪中有成,美中關係可望從最低點「止跌回升」 | 更多文章 )

美國各州長陸續訪台
美國各州州長訪台也是台美次國家級外交活絡的證據。紐蘭說,美國前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擔任阿肯色州州長時,曾多次訪問台灣,並與台灣官方簽署貿易協定,促進該州與台灣的經貿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