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山海關,愛新覺羅漢化可溯源自大明永樂帝:《大清紫禁城》選摘

紫禁城的原型,早在元朝建國之初就有,也預示著女真族與漢文化融合的開端。(資料照,龙颜大悦@flickr)

1644年暮春4月,打進北京的起義軍領袖李自成在前皇宮─ 紫禁城裡燃起火焰,匆匆宣布稱帝。

而就在第2天,這位號稱「大順皇帝」的男人倉促逃出京城,朝著陝西老家狂奔。

北京城的北方,一支來自東北的軍隊剛剛進入山海關的大門,這支軍隊面前是一望無垠的中原和即將由他們所締造的歷史。

對於掌控這支軍隊的政權「清國」而言,這片名為「中原」的土地,曾是他們過去十數年間不斷劫掠的「樂土」,但踏入山海關的一剎那間,史書的一頁已然翻過,他們將以統治者的目光重新打量這個熟悉而陌生的世界。

讓我們記住這個時間,這一年是1644年,在清國的年號裡,被叫做「順治元年」。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的224年後,一個名叫「滿洲」的民族,裹挾著東北的寒風,光臨了紫禁城,並在之後近300年間,給予持續地改變。

往後的歷史當然很精彩,但如果想細緻地把握這種民族差異所帶給紫禁城的變化,需要在這裡給歷史按下暫停鍵,並把時光回溯到半個多世紀之前乃至更久。

需要追溯一個民族的本源,才能看懂一個民族的文化。

「滿洲」就是女真族,和被元朝滅掉的那個「金朝」同一回事。這個民族比較確切的記載,可以追溯到唐初在東北地區生活的黑水靺鞨(靺鞨族的一支)。後來黑水靺鞨因南北溫差比較大而分家,都叫女真。南邊的那一支編入遼籍,叫「熟女真」,後來被當時契丹所統治的遼朝同化。

北邊的那一支沒編入遼籍,叫「生女真」,就是我們熟悉的「女真」,金朝的建立者完顏阿骨打就是從這一支出來,後來打敗遼朝統一了整個北方。

古代畫作中的金代女真人形象。(取自澎派新聞)
古代畫作中的金代女真人形象。(取自澎派新聞)

若扯得遠一點,北京故宮最早的雛形,還是女真族搞出來的,忽必烈修元故宮的舊址,就是金朝時在太液池和萬歲山修的行宮。

這個地方最早是金朝著名的精神病患者─ 海陵王完顏亮一時興起建的,這哥們吃喝嫖賭樣樣精通,順便弄了個度假村出來,後續的金世宗覺得還行,就增加預算,最後被忽必烈看上這一片地方,才有了元宮城。

這種情況有點像秦、漢交際,漢高祖劉邦也是以咸陽東邊的秦朝行宮為中心修建皇宮。只不過劉邦那時是真窮,咸陽被項羽一把火點了,沒辦法。

而忽必烈比較大氣,看不上女真族這些瓶瓶罐罐,大家都是漢人眼裡的「蠻夷」,誰有錢誰是大爺,乾脆拆掉重建。

蒙古族連金朝鼎盛時建的房子都看不上,更看不上被滅國之後的女真人,元朝時,女真人非常老實,要他們做什麼就做什麼,有些領個編制,被打發到東北深山老林裡去看老家了。

後來,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祖宗,終於第一次在史書上露面。那時還是元朝早期,奉元朝的命令,有一支女真部族被封為萬戶,奉命去牡丹江口,這個部落的來歷可以追溯到一個叫布庫里雍順的人身上,就是愛新覺羅氏最早的先祖,等於愛新覺羅氏和之前的完顏女真不是一支。

根據清朝後來編的《滿洲實錄》記載,這位布庫里雍順的來歷相當傳奇。說是在長白山東北邊的布庫里山裡有3個仙女,有一天在洗澡,其中一個仙女看見一隻紅色的喜鵲,叼來一顆果子,嘴饞沒忍住,吃了,然後就意外懷孕。 (相關報導: 御花園中的暗戰,一場爭相輸掉的選秀賽:《真相只有紫禁城知道》選摘 更多文章

好吧,不用猜也知道,這位仙女生下來的孩子就是這位布庫里雍順,隨後開始崛起,他的後世接受元朝冊封,成為「斡朵憐萬戶府」的萬戶,這個官職在蒙古的史料裡可以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