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也分三六九等?
北京故宮博物院中軸線上最北端的御花園,雖然占地一萬二千平方公尺,但對宮廷來說,實在算不上是大的休憩場所,相較於今天的生活,有點類似社區裡的綠地。不過,要談到紫禁城的清宮生活,御花園有一項大家熟知的業務,就是皇家選秀。
清康熙以後,選秀制度漸漸完善,御花園成為選看秀女最重要的場所,一方面是地理位置,離秀女進宮的神武門、順貞門最近,和皇上的居所也不遠;另一方面是這裡比較空曠,是宮內最大的院落,上千人的大型活動也能順利舉辦。所以,雖說御花園並非選秀的固定
場所,卻是最常用的。
一說選秀女,很多人會認為是皇帝替自己選妃,其實秀女們的區別非常多樣,按最主要的
劃分來看至少有兩大類:一種是三年一屆的選看八旗秀女,主要是為皇帝選后、選妃;一種是一年一次的選看內府三旗包衣女子,為的是選宮女,也就是替宮中挑家庭服務員。不過總體說來,所有的秀女都算是皇帝的女人,不論皇帝用不用,起碼支配權是他的。
先說八旗秀女,她們除了被選為皇上的后妃外,還有可能成為皇子、皇孫們的福晉、側福
晉。比如乾隆的兩位皇后─孝賢皇后和繼后,就是雍正分別在雍正五年和雍正十一年選中
並指婚給弘曆(乾隆帝)的;乾隆六十年的選秀,他看中秀女鈕祜祿氏,便把她指婚給孫子綿寧(道光皇帝),她就是後來被追諡的孝穆皇后。當然,除了皇帝親生的子孫們,宗室王公的福晉、側福晉都有可能來自選秀。也就是說,皇帝的媳婦、兒媳婦、姪媳婦、孫媳婦、姪孫媳婦,有可能來自同一次選秀。
只要是旗人之女,理論上都是皇帝的女人。但隨著八旗人口不斷繁衍,被皇帝宣告免選的
範圍愈來愈大。比如乾隆八年規定,京外八旗官員,文官的官位在同知以上,武將在游擊以上,他們的女兒才有資格參選;嘉慶十八年規定,八旗滿洲、蒙古柏唐阿馬甲以下人員的女兒可以免選。諸如此類,只要皇帝沒有放話說「我不要了」,都不可以自行嫁人。
同理,服務於內廷的宮女理論上始終是皇帝的女人。在很多宮女因故出宮的檔案裡,我們
會看到一句話「由其父母自行聘嫁」,也就是說,宮女出了宮才有嫁給其他人的資格。選看內務府三旗女子,雖說主要目的是家政服務,但宮女們也是重要的后妃儲備力量,像雍正的母親(康熙的德妃)、嘉慶的母親(乾隆的令貴妃)都出身宮女,而道光的母親,也就是嘉慶的孝淑睿皇后,更是在宮女選秀時被乾隆看上,指婚給當時的十五阿哥,成為皇子福晉。所以說,選宮女雖不比選八旗秀女隆重,但也是每年清宮的一項重要任務。
‧皇帝與秀女,不同視角看選秀
很多清宮戲呈現過皇帝選秀的場景,這是很多女主角故事的開始。劇中為此還設計很多劇
情,其實有不少細節已經很貼近歷史,但有些情節則傳達了一些錯誤觀念。既然說到影劇,我們不妨以分鏡頭的方式,從兩種不同的角度來闡釋選看秀女的過程。
皇帝視角
乾隆六十年二月初八,皇帝在乾清宮西暖閣用過早膳,召見幾位大臣商議國事。談論已 (相關報導: 台北絕美「圖書館級」秘境咖啡廳!點杯飲料4萬冊藏書看到飽 堅持虧本也要為社會做一件事 | 更多文章 )
畢,辰正二刻(約早上八點三十分),乾隆坐著轎子從景和門來到御花園絳雪軒。戶部和內務府的官員已經安排好秀女名單,並在前夜將她們領至神武門,現由總管太監楊進玉帶她們到乾隆面前選看。這一日要看的秀女來自正黃旗和鑲白旗,加上幾名超齡秀女,共有二千零一十三人(或二千零一十五人),分為三百四十排。乾隆一排排看過,其中正黃旗滿洲蘇昌阿佐領下侍郎林之女相貌不錯,記名,過兩天再看一次,其他女子「俱撂牌子」,她們可以回家由父母安排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