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台灣第一位女總統,蔡英文開啓了一個時代,但沒想到竟是一個斯文掃地的年代。蔡英文自己不知是否有此認知?是意外還是她早有此想?但不論是何者,只說明兩件事:第一,民進黨真的贏太多了,權力獨大實為民主之大不幸;第二,教育、學術、知識份子…基本不在民進黨的雷達範圍之內,這面「照妖鏡」不是被「卡」三個多月無法就任的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而是沒頭沒腦卡到自己下不了台的教育部長潘文忠。
無法造個法,喊冤成了無用的悲鳴
而這一切,自蔡政府就任伊始,其實就是有跡可循的。民進黨贏太多的負面例證多不勝數,過去二年不到的時間中,沒有一件法案預算不是在巨大爭議中,於國會攻城掠地,強勢通關;即使不符合法制原理,甚或憲法精神,都攔不住「總統意志」。面對兩岸關係,蔡英文經常自豪「不要小看總統意志」,兩岸的問題不是有事而是無事,然而,當她的「意志」或「別扭」置放在國內政治事務,與她在競選時聲稱的謙卑與溝通,就距離甚遠;最嚴重的是,在野政黨席次薄弱到無從制衡,民進黨本身竟也塑造出「唯英皇是從」的氛圍,這讓政策衝突沒有導正或扭轉的可能,甚至三分意志在上下景從揣測中,可以硬打出十二分意志。
公教年金改革案三讀版本和年改會版本有落差─更嚴更苛,直到軍改案衝突釀成人命意外,才重新協商另定出不同於公教年金改革的版本,對多數平時苦勞更甚於軍人的警消而言,算不算是另一種不公平?但是,已經回不去了;查封國民黨產、移送婦聯會、廢紅十字會法、繼續追繳救國團…,因為「以正義之名」,而且,經過「國會立法」,贏太多的民進黨縱橫立法院如入無人之境,在野政黨除了口頭批判、議事杯葛、爆料兼駡人之外,別無他法,連釋憲聲請案還要赴監察院陳情,看看監察院是否代為提出,即使提出,還要看司法院有沒有情緒受理,比方不當黨產條例的釋憲案,迄今司法院沒有一個說法,但是,國民黨資產已經被查封,相關單位來來回回被搜索不知凡幾;而被片面認定為附隨組織的婦聯會則直接被移送北檢,「喊冤」這件事,在蔡政府治下成了無用的悲鳴。
贏太多的民進黨清算政敵這件事,對多數選民而言,或意義不大,橫豎國民黨吃香喝辣幾多年,該吃點苦頭就吃點苦頭,國民黨就算關門歇業,除了黨工,於眾生皮不痛肉不癢;而這一切到了「卡管案」有了極其驚人的「進化版」,此前不論是年金改革、清算黨產,是沒法源中靠著國會多數造出法源,台大校長人事則不然,大學校長遴選一和政黨無關二和國會無關,這是大學自治事項,教育部不能輕易插手,遑論政黨,而且,早有法源! (相關報導: 風評:其實總統府一直都是民進黨的競選總部 | 更多文章 )

有法不依法,既無法律常識更不知大學自治
大學自治是民進黨創黨以來打下的江山,民進黨或蔡政府到底和管中閔有什麼深仇大恨?不惜毀棄既有理念?荒唐的是,大學法、校長遴選辦法、校長遴選委員會、校務會議…,所有的「法制」框架,都攔不住教育部,一再使出愚蠢的招數,這只證明一件事:潘文忠確實不適任教育部長,因為他對大學自治沒有理念,對學術自由沒有概念,很難不讓人質問:潘文忠到底誰找的?!如果教育部長是當初從台大副校長轉任、如今的科技部長陳良基,不論發不發聘給管中閔,會不會有比較漂亮的說法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