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南岸的立陶宛與波蘭兩國之間,有塊屬於俄羅斯的領土「加里寧格勒」,其對俄羅斯極具戰略地位。不過立陶宛自18日起,依據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禁止往返加里寧格勒和俄羅斯的貨物列車經過其領土,對此俄羅斯20日警告,若立陶宛近期不解除禁令,俄羅斯保留採取行動保護國家利益的權利。
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是俄羅斯的外飛地(exclave),即與本國完全分開、與其他國家接壤的領土,且周圍被其他國家包圍。加里寧格勒的物資仰賴從俄羅斯進口,而立陶宛是貨物列車必經之地。禁令消息是加里寧格勒州長阿里漢諾夫(Anton Alikhanov)17日發布,並稱約5成加里寧格勒進口物資都在歐盟制裁清單上。
此外,加里寧格勒是俄羅斯最西邊領土,相當靠近歐洲大陸中心,且擁有不凍港,是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Baltic Fleet)總部所在地。國防軍事智庫「列星頓研究所」(Lexington Institute)高級研究分析師懷特(Sarah White)1月曾撰文稱,若北約(NATO)介入烏克蘭戰爭,加里寧格勒是俄羅斯反擊的戰略據點。
懷特認為,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曾威脅動用核武,如果烏克蘭戰爭升級成核戰,加里寧格勒可能成為發射「伊斯坎德」(Iskander)核彈頭飛彈,攻擊歐洲國家各大城市的地點。俄羅斯未正面回應是否在加里寧格勒部署此型飛彈,但部分智庫透過衛星照片,認定當地有俄羅斯的核武器儲存庫。
可向歐洲發射核彈的戰略飛地
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項目包括煤礦、金屬、建材和先進科技。《莫斯科時報》20日指出,當立陶宛的禁令一實施,加里寧格勒居民開始搶購物資。「禁令實施第1天,所有人搶買任何東西」,當地居民塔塔林茨夫(Pavel Tatarintsev)說,「不過現在大家都冷靜下來,看接下來情況如何落幕」。
加里寧格勒的天然氣也從俄羅斯輸入,管線經過立陶宛。《莫斯科時報》稱,由於擔心管線被切斷,當地客戶也搶購天然氣,但阿里漢諾夫強調,能源存量至少可供應至8月10日,呼籲大眾無須搶購。面對陸路運輸被切斷,俄羅斯勢必要增加海空運輸,把物資送到加里寧格勒。
Russia warned NATO member Lithuania that unless the transit of goods to Russia's Kaliningrad exclave on the Baltic Sea was swiftly restored then Moscow would take undisclosed measures to defend its national interests https://t.co/FnW1rCojwy
— Reuters (@Reuters) June 20, 2022
立陶宛智庫「東歐研究中心」(EESC)制裁專家柯努薩(Dionis Cenusa)認為,就算俄羅斯對此情況已有準備,但加里寧格勒仍會面臨物資暫時短缺,「海運物資可能導致延期和短缺,直到新的物流鏈建立起來,至少會遇到這樣的狀況」。阿里漢諾夫稱,已有2艘船往返加里寧格勒與聖彼得堡載運物資。
阿里漢諾夫也說,預計在2022年底,載運物資的船會再增加7艘。《莫斯科時報》提到,歐盟2022年初對俄羅斯航空進行制裁,使得往返加里寧格勒與俄羅斯的航線必須改道,增加約40分鐘的航程。對於立陶宛的禁令,俄羅斯20日強硬回應,警告若不解除禁令,會採取報復措施。 (相關報導: 北約預測俄烏戰爭將持續多年!即使全球經濟付出高昂代價,歐美仍做好長期抗戰準備 | 更多文章 )
俄羅斯揚言報復 歐盟外長稱再檢視規定
立陶宛外交部長蘭茲貝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20日稍早強調,此禁令是依據歐盟6月17日實施的制裁,且禁止往返加里寧格勒與俄羅斯的貨物列車經過立陶宛,主要是考量可能載送鋼鐵製品。俄羅斯痛批立陶宛此舉是「公開敵對」行為,並違反2002年達成的俄羅斯-歐盟協定。
Once again, Borrell seems to be reacting in a rather confusing manner, instead of clarifying everything and guaranteeing security within the EU.
— Dionis Cenusa (@DionisCenusa) June 20,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