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陸官99周年校慶—憶黃埔湖畔的「務實工作者」

擔任專修班首任營長時合照。(作者提供)

「醉月湖」的美,如詩情畫意;「黃埔湖」的美,在陽剛之氣。

台灣網路曾票選最美的大學景觀,概以花蓮東華大學的「三湖」的山水倒影;嘉義中正大學「小葉欖仁步道」的浪漫泡泡;台灣大學的「耶林大道」及「醉月湖」,都各領風騷、各擅浪漫;至於軍事院校則以陸軍官校的「黃埔湖」拔得頭籌。

除了其為各軍校「入伍生」必經之地外,還因其有特殊的「陽剛之美」。這裡沒有文大學的浪漫邂逅、儷影雙雙;但有手步機槍、迫擊砲及教育班長的吼叫聲,還有此起彼落的軍歌答數聲、加上陣陣濃郁的「男子汗」味。這裡的夜晚沒有花前月下,只有《夜襲》四處迴盪。

何事居窮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

打開陸軍官校1965年至1993的「時空膠囊」,一位上校把將近30年的青春獻給了黃埔,默默耕耘,無智名無勇功。他擔任過陸官40.41期的連長;專修班首任營長(13.14.17.19.32.34期);兩度的後勤科科長;戰術組組長(負責51-56期,及專科班的寒暑訓野營訓練)。73年屆齡退伍後,立即被黃幸強校長聘至黃埔副食供應站擔任站長,八年期間無一檢控案,不像前幾任頻頻中箭落馬,原因就在於他把後門堵死,「清廉潔癖」替他贏得三任校長的尊重。

王榮昌青年軍18歲照片。(作者提供)
王榮昌青年軍18歲照片。(作者提供)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在陸官99周年校慶來臨之際,特撰文紀念在黃埔服務30年的老長官李承山上校(因已由黃奕炳中將撰述並刊載於黃埔月刊,故不敢掠美);另一位為本篇主角王榮昌上校,筆者之所以用「務實」二字,是他們一步一腳印,一如初心奉獻於戰術教育,就像校區的「務實堡」、「務實橋」、還有橋旁的「務實馬」一樣,都深深烙在被他帶過上千位學生及部屬的記憶深處。

入伍生的回憶最是「刻骨銘心」的,連麥克阿瑟將軍都說「給我一百萬,要換取我的入伍回憶,我不願意;給我一百萬,要我重新入伍,我更不願意!」話說《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王榮昌上校的長子王安國上校榮獲中山大學博士學位,且其退休也恰滿20周年,校長全將軍特別邀請其等在黃埔賓館餐敘以為慶賀。那天下午我陪王伯父在校園半日遊,聽他細說「從上兵到上校」、「從戰爭到和平」的故事,及歷經張立夫至楊德智等12位校長的所聞軼事。

一位無負評的好長官;「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凡事以身作則,永遠受人尊敬的領導者。

黃復興主委臧幼俠將軍對老連長的評價

王伯父是民國36年從「青年軍」的201師的上兵升到下士班長(如識別證),然後參加軍官培訓班,民國55年從步校擇優調回陸軍官校擔任40期的入伍生連長開始,之後就與官校結下「不解之緣」。如前所述其門生僚屬任高階將領者如:鄭德美、季麟連、黃奕炳、羅際琴、楊國強、臧幼俠等,正應驗「有狀元徒弟但無狀元師傅」這句古諺。其擔任領導幹部的心法,就是踐履「公明勤」三字。

青年軍識別證。(作者提供)
青年軍識別證。(作者提供)

從三軍三校到八校的入伍生,都須接受「黃埔三寶」-「烈日、螞蟻、含羞草」的洗禮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面對榮譽─陸官開除,台大煎熬? 更多文章

凡通過三個月「非人」試煉的入伍生,才有資格吹牛自己有多神勇。王伯伯精神抖擻的細數從55年「三軍三校」,到最高紀錄的「三軍八校」入伍生團(陸海空三軍官校、政戰學校、國防醫學院、中正理工學院、國防管理學院,以及中央警官學校等八校),將近4千位《鍋蓋頭》齊聚陸官,接受三寶的荼毒與洗禮。直到對草綠服「結晶鹽」的臭味,及「含羞草」的刺痛都產生免疫,就差不多要結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