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下20度的莫斯科採訪大選,畢生難忘,特別是在嚴寒中等普京發表講話等上三四小時,雖等到一度雙腳失去知覺,但卻在普京支持群眾裡遇上奇葩,更是特別的經歷。
在選後第二天,我翻了莫斯科當地主要報紙,發覺僅有一家媒體在頭版頭條放上普京照片,似乎顯示著,俄羅斯人民覺得普京繼續執政是理所當然的事;選後我到莫斯科書局看書,也發現普京相關的書籍雖然數量不少,卻並未被放在醒目位置,這也顯示,俄羅斯人對他是再熟悉不過,無需多說。

普京這次毫無懸念連任,而且打破自我紀錄拿下超高得票率,等於讓他在接下來六年能獲得更多授權,在內政外交上大展拳腳,這些分析報導不少,已毋庸贅述。這期《白宮義見》,改談談採訪我在俄羅斯的一些心得吧。
這趟到俄羅斯顛覆了我不少看法,有機會一定要寫篇萬字長文,這裡就先簡單談三個議題吧:普京、中國,和戰鬥民族。
三個「弗拉基米爾」
首先我們來說說普京吧,你知道普京的名:弗拉基米爾,Влади́мир,其實是兩個字嗎? владeй是統治者的意思,мир則是世界,弗拉基米爾合在一起也就是「世界統治者」的意思。
俄羅斯歷史上,橫跨千年,一共有三個以「弗拉基米爾」為名的人改變了俄羅斯,也改變了世界歷史。第一個是一千年前的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一世,他引入東正教徹底改變俄羅斯民族的命運,更保住了東正教不因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征服而消失;第二個弗拉基米爾,眾人再熟悉不過,他就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締造者——列寧的名字;第三個弗拉基米爾當然就是普京,雖然他並沒有統治全世界,但也掌控了世界八分之一的土地,並且從21世紀至今一直是左右世界局勢的風雲人物。
而且很特別的是,普京是越執政,還越受歡迎,這次的得票率突破75%,創下他四次參選最高記錄,儘管有些西方媒體對此質疑,但如果不到俄羅斯的土地採訪,還真沒法感受俄羅斯人真真切切對普京的熱愛,我街頭採訪數十人,十有八九的人支持他不說,還多以「我的總統」來稱呼他,有的人還要加個ура́,就是為他喝彩、點讚的意思,我還在大選之夜遇上一個搭了四天半火車到莫斯科的老先生,就為一生看這麼一眼普京,這絕對是真愛。

原因是,他兩次帶領俄羅斯走出經濟困境,包括這次被西方制裁,他聰明的借力使力,讓俄羅斯農產品生產破40年來新高,百姓物資豐盈,經濟也已擺脫衰退命運;外交上,普京逐步實現俄羅斯人重返大國榮譽的夢想,敢於抗衡西方,像我就觀察到,普京在選舉之夜舞台大螢幕上寫的不是普京的標語,而是寫著克里米亞,因為大選日就是俄羅斯合併克里米亞四周年。我採訪的民眾有人簡潔扼要地說,有強大的總統,才有強大的俄羅斯。 (相關報導: 獨裁者的進化:輕鬆贏得橫跨11個時區的選戰後,「普京4.0」的下一步是什麼? | 更多文章 )
雜談「戰鬥民族」
再來說說,大家口中的「戰鬥民族」吧,公道話,他們並沒有眾人想像中的那樣戰鬥,要知道,俄羅斯可是擁有全世界最高比率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走在俄羅斯路上撞到兩個人,就有一個人有大學學歷,發達國家如美國根本追不上,發展中國家就更難了,所以多數俄羅斯人還是普遍博學好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