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裁者的進化:輕鬆贏得橫跨11個時區的選戰後,「普京4.0」的下一步是什麼?

普京在莫斯科的造勢晚會。(美聯社)

3月18日地球上舉行了一場橫跨11個時區的驚人選舉,東起與阿拉斯加遙遙相望的白令海畔,西至瀕臨波羅的海的加里寧格勒飛地,將近1.09億人註冊投票。可惜的是,這場6年一度的大選毫無懸念,因為超過7成6的民眾都把選票投給同一個人—普京,這也使得這位俄國頭號強人,得以展開未來6年的任期。

由於普京一如預期獲得壓倒性大勝,他在克里姆林宮也可一路執政到2024年—那時他可是比現在的川普還要老(將近72歲)。雖然俄國憲法限制總統僅能連任一次,對於總統「總共可當幾任」卻未規範。因此普京2024年確實不能再選,但是2030年就不受憲法限制。有俄國記者18日就當面問他「到時候還要不要選?」《今日俄羅斯》說,普京笑答:「你以為我會幹到一百歲喔?」

普京。(美聯社)
普京。(美聯社)

已在2000到2008年當過兩任總統、如今又將從2012一路做到2024年的普京(2008年12月30日,俄國憲法將總統任期從4年延長為6年的修憲案才正式生效),18日說他不打算修憲,也不準備在2030年重披戰袍。《衛報》說,從來沒人懷疑「普京4.0」(第四任總統)會成真。但會不會有「普京5.0」?

普京還會選嗎?很難說

卡內基莫斯科中心的評論員蓋茲(Konstantin Gaaze)說,普京上任後的當務之急,並不是繼續「普京3.0」時期跟西方的對抗,而是把克里姆林宮的下台階鋪好。蓋茲說:「對普京來說,下一個任期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權力轉移的方法,這可以確保普京及其黨羽的安全。」不過蓋茲也促狹地認為,普京想找接班人並不容易,「終身總統其實簡單得多」。

俄國總理梅德韋傑夫投下總統選票。(美聯社)
俄國總理梅德韋傑夫投下總統選票。(美聯社)

其實普京在2007年曾經選擇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作為接班人(2008到2012年是總理、梅德韋傑夫是總統),當時俄國菁英也在思考要支持普京欽點人選,或是其他普京政敵。但隨著經濟萎縮、克里姆林宮的政爭也愈發血腥(看看這些年在英國有多少俄國人「離奇死亡」),在普京與梅德韋傑夫決裂後,雖然兩人還是跳著「執政雙人舞」,但早已貌合神離。

「普京1.0」:時勢造英雄

1999年,普京被葉爾辛總統委任為俄羅斯總理。同年12月31日,葉爾辛晚間突然宣布辭職,普京根據憲法規定出任代總統,並且以52.94%的得票率贏得2000年的總統大選,從此掌權18年之久。《衛報》分析,由於顯著改善國民生活水準、同時受惠於國際油價攀高,讓普京在頭兩任總統深獲民心。著名的普京支持者、社群網站明星卡塔索諾娃(Maria Katasonova)說:「那些年公司付不出退休金、甚至發不出工資。普京上台後,我們才開始了生活。」 (相關報導: 白羅斯共和國「正名」:我們不是俄國的一部分,我們不叫白俄羅斯! 更多文章

普京(右)原有意培植的接班人梅德韋傑夫(左)。(美聯社)
普京(右)原有意培植的接班人梅德韋傑夫(左)。(美聯社)

普京雖然在2004年以71.31%的得票率順利連任,但因憲法的連任限制,他也在2008年「退居」總理,由政治盟友梅德韋傑夫競選總統大位。梅德韋傑夫當選後,由於他同情阿拉伯之春、允許北約出兵利比亞、甚至與美國關係開始緩和,加上選舉醜聞造成民主派人士大規模抗議,普京決定放棄讓梅德韋傑夫競選連任—乾脆自己來。蘇聯解體帶來的混亂,奠定了普京深受選民愛戴的基礎,加上中產階級力挺,普京2012年以63.60%的得票率第三次當選俄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