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安,氣象預測台灣梅雨季即將進入尾聲,快要發霉的大家,準備好迎接夏天了嗎?
【台灣】躲不開的騷擾
- 願景工程基金會 - 協助或騷擾?障礙女性:NO means NO
台灣《跟騷法》上路不到一週,全台各地已經出現幾十起案件。本週我們特別關注的受害者是視障、身障女性,她們經常遇到「假協助之名行騷擾之實」的惡狼,卻礙於身體狀況無法逃脫,事後也不易指認犯人,最後連日常走路都難以擺脫恐懼。透過願景工程團隊的調查,得以看見她們辛苦的經驗。日後走在路上,讀者們也不妨多關心身障者的需求,一起預防跟騷行為發生!
【中國】不知者不罪?
一塊蛋糕也能引發文字獄,可能是後六四時代最合理也最荒謬的事。中國知名主播李佳琦在6月3日直播端出一塊坦克造型蛋糕,隨即被斷訊「下架」,至今沒有再度露臉,顯示中國官方對天安門事件的資訊封鎖毫無鬆懈。諷刺的是,這反而讓大批不知道六四是什麼的年輕人開始搜尋資訊(1992年出生的李佳琦或許也是其中之一)。端傳媒評論層層分析此現象,凸顯人人如履薄冰的難處。

【香港】兩邊不到岸
某種程度上,記者是種很「在地」的工作,需要日復一日在巷道遊走,在與人的日常交談中挖掘故事。當這樣一群人被迫離開耕耘多年的城鎮,「不在現場」的他們該如何放置自己的志向?報導者訪問10名來台的香港記者,聽他們回憶香港餵養下的成長,以及如何帶著這些記憶在台灣努力重新開始。
【我的手可以拿相機,也可以搬貨——香港記者在台灣,他們的報導和另一種人生】https://t.co/t8SHS13JvP蘋果、立場等港媒因 #國安法 清算而相繼關停,#反送中 的洗禮成為香港新聞人的最後戰場,他們之中有許多來到台灣。仍維繫新聞自由的環境,似乎是繼續施展抱負的理想條件,但這只是更多挑戰的開端。 pic.twitter.com/2suyekBC6o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tw_reporter_org) June 6, 2022
【Herstory】走過戰火
- 紐約時報中文網 - 50年後,我已不再是那個越戰「戰火中的女孩」
很多人都看過那張越戰黑白照:裸體的孩子奔向鏡頭,痛苦張大嘴巴,哭嚎聲幾乎穿透畫面而來。如果換成是你,一生中最驚恐、難堪的瞬間被如此廣傳,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小女孩 Kim Phuc 如今長大成人,曾因為戰爭記憶痛苦的她,也公開分享那張照片對她的意義轉變。

【一個點子的誕生】豬媽媽終於可以站起來了
愈來愈多人選擇素食主義,不希望殘忍剝削動物。但在吃肉與吃素之間有沒有其他選擇,也能讓世界更進步?三久牧場「母豬群養舍」就是這樣的故事,牧場主洪崇拼受到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理事長陳玉敏感動,決定拿掉禁錮母豬活動的狹欄,過程卻發現更多需要改善的地方……這是一段耗資逾5億的大改造,也是台灣增進經濟動物福利的一項里程碑。 (相關報導: 一週好文:我們不會被抹除 | 更多文章 )

【社群熱議】文化抗俄
- 郝明義 - 一個十九歲烏克蘭少女的宏圖和雄辯
- 公視新聞網 - 「文學讓我們知道為何而戰」:烏克蘭文化抗俄烽火四起【專訪】
上周的台北國際書展,各位讀者有前往支持嗎?這次展覽邀請來一位年僅19歲的Valentina Butenko,她所代表的平台Yakaboo全力支持烏克蘭語出版品,努力為烏克蘭人找回丟失的文化與認同,讓不會戰鬥的人也能參與「文化抗俄」。年輕的Valentina本身也有極高熱情與能力,是此次書展上最亮眼的焦點。特別與讀者分享她與Yakaboo的故事,希望也能感染烏克蘭人的堅毅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