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3月1日宣布對外國進口鋼、鋁產品課徵國安關稅之後,美國總統川普3月2日繼續在推文上揚言:「貿易戰爭是好事,因爲美國很容易贏」,歐盟、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日本與南韓紛紛表示,他們已準備提出反制措施。「世界貿易組織」(WTO) 與「國際貨幣基金」(IMF) 同聲譴責美國此舉是「損人不利己」,只會「自食惡果」。一時之間,全球貿易戰爭似乎一觸即發。這次,川普對鋼、鋁進口國課徵重稅與其他保護美國產業的措施,會帶來全球貿易戰爭嗎?為何川普有把握美國能夠贏得貿易戰爭?
川普3月1日在白宮與鋼鐵及鋁材產業代表舉行會議後立刻宣布,將對進口鋼鐵課徵25%關稅,對進口鋁材課徵10%關稅,並在本周簽署行政命令。川普2017年簽署備忘錄,要求商務部依「貿易擴張法」第232條,對進口鋼鐵及鋁材展開「國家安全調查」。商務部部長羅斯已於2018年1月向川普遞交調查報告,川普依法可在90天內,決定是否採取商務部建議的措施。
對外國進口鋼、鋁產品課徵國安關稅只是川普全球新貿易政策的一環,其精髓就是「美國優先」,包括讓美國工人有工作、買美國貨、不讓其他國家老佔美國便宜、透過「再談判」讓美國取得更好條件。
在一則推文上, 川普寫道:「必須保護美國與勞工,美國的鋼鐵產業狀況很差;若沒有鋼鐵,就沒有國家」。對外國進口鋼鐵及鋁材課徵重稅,不僅有助於美國鋼鐵及鋁材產業維持生產線。也幫助美國鋼鐵及鋁材廠商勞工的就業。

在今年1月的國情諮文中,川普就警告「其他國家不要佔美國的便宜」。他說,美國貿易逆差高達8000多億美元,許多國家幾十億、幾百億美元的佔美國的便宜。當時,他就說這是他在貿易議題上的一次重要演講,「世界已藉著貿易占美國好處多年,他正阻止這一切」。他強調,貿易必須是「互惠的」,「再也不能是單向協定」。
在3月2日上午推文中,川普預告將向他國課徵「對等稅」(reciprocal tax)。他表示,當一個國家向美國產品課稅,美國卻不對該國輸美的同一產品課稅,這既不公平也不明智。其實,他在2月就提出將向他國徵「對等稅」一事,雖未提及細節,但發言時點名中國大陸、日本、南韓、加拿大、墨西哥等國。
至於透過「再談判」讓美國取得更好條件的實例,則包括美國與日本、南韓及台灣重新談判「自由貿易協定」(FTA)或「貿易與投資架構協議」(TIFA)。此外,川普1月間出席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EF)發表演說時提到的「如果條件比較好,美國不排除重返『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
針對美國向進口的鋼、鋁產品課徵國安關稅的決定,歐盟主管貿易執委馬姆斯壯表示,歐盟將考慮對所有進口鋼、鋁產品課徵「防衛性關稅」(safeguard tariff),以因應美國決定對鋼、鋁產品課徵國安關稅的作法。歐盟並與其他國家討論是否要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控訴,或單獨對美國採取片面行動。 (相關報導: 滅火之旅?美中貿易大戰開打之際,習近平首席經濟智囊劉鶴訪問華府 | 更多文章 )
馬姆斯壯指出,歐盟可能對進口鋼、鋁實施「防衛性」調查,以決定是否對進口產品實施「防衛性關稅」。依據WTO規則,若會員國的產業受到進口激增的威脅,各國能採取防衛性行動,暫時管制進口。她說,特別令人擔心的是川普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而實施新關稅,因為這項法律是在戰爭或其他全國緊急狀況時才會使用,這種做法可能削弱WTO的功能,並激起其他國家群起效尤,「我們擔心這樣做會有引發骨牌效應的危險」。她也響應巴西及加拿大等國,對美國的做法提出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