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陳一新 文章列表
#
陳一新
約 5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國際
兩岸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國際熱議》讓西方國家警鈴大作的中國情報大頭目,你一定要認識!他對台灣威脅到底有多大?
自習近平任命親信陳一新執掌國安部以來,該部門的權力和影響力已迅速上升,西方官員表示,中國的間諜活動已膨脹至令人生畏的程度。
金牛幫幫忙
2024-11-19 11:30
新聞
國際
兩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這位習近平的鐵腕執行者正壯大中國間諜機器,讓西方警鈴大作
在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及其任命的負責對西方間諜活動的親信推動下,中國情報機構國家安全部的權力和影響力已迅速上升。該部被指可能操縱了對美國的大規模網路攻擊。
Chun Han Wong
2024-11-12 16:06
新聞
國際
兩岸
解析中國國安新領導階層 美國學者:這經歷成晉升重要條件
隨著中國3月舉行「兩會」後,國安領域的新領導階層也就定位,而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副教授錢喜娜撰文指出,具備國安領域經驗成為中國政治體制中升遷的重要條件,且主要職位均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關係密切,或在推動習近平政策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人出任。
簡恒宇
2023-12-02 11:00
VIP
政治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主辦人趙少康遭新生代公職圍攻 1998年開放式初選引發新黨內鬥
新黨在1998年以開放式投票的方式舉辦立委初選,過程中出現賄選、遊覽車載人集體投票,甚至有公司老闆招待員工住飯店隔天投票等種種亂象,由於大概拿到2000張選票就能代表當時名列第3大黨的新黨參選立委,不少地方人物認為一票500元是「划算」的投資。
馬之駿
2023-10-19 09:10
新聞
政治
新黨前立委陳一新「跨年夜在美辭世」 享壽72歲
新黨前立委、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陳一新今(1)日傳已在周日辭世,享壽72歲。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3-01-02 01:35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專欄
陳一新觀點:蔡英文敢在2024年選前宣布徵兵制?
國防部長邱國正日前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他的智商不高,希望立委不要問太困難的問題。他指的是蔡政府何時會宣布徵兵制從四個月延長到一年的問題。的確,他是政務官,何時宣布徵兵制是總統的權責,他只能聽命行事,不能自作主張。
陳一新
2022-12-12 15:1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陳一新觀點:蔡英文自取其禍讓臺灣四面楚歌
蔡英文總統雖然在雙十國慶演說搬出「臺灣國慶日」大玩臺獨擦邊球為自己壯膽,實則心虛得很,連「兵戎相見絕不是兩岸選項」這種沒出息的話都說得出來,早知如此,之前又何必動輒挑釁中國大陸。
陳一新
2022-10-28 14:4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陳一新觀點:裴洛西訪台為拜習峰會留下懸念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臺風波未演先轟動,在美中臺之間甚至全球都掀起千堆雪,並引發美中兩國緊張情勢急遽升高。
陳一新
2022-08-03 13:50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專欄
陳一新觀點:拜登亞洲行強化反中力道的目標與隱憂
美國總統拜登20日展開亞洲行,有意進一步聯合日本與南韓,並試圖將日、韓兩國與印太四國、北約、澳英美聯盟(AUKUS)掛鉤,成立一個更有效與更強的全球「反中聯盟」。問題是,儘管拜登這次亞洲行雄心勃勃,他卻必須與時間賽跑,就算贏不了11月的期中選,也要贏得連任,他的全球「反中」大計才有可能奏效。
陳一新
2022-05-25 15:10
新聞
政治
被點名刻意扭曲美議員發言 陳一新反嗆外交部裝聾作啞:難怪台灣斷這麼多邦交國
美國跨黨派國會代表團於日前訪台,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陳一新投書稱,該訪團開門見山警告台灣不要挑釁中國。對此,外交部駁斥此說法,強調是錯誤訊息,且扭曲原意更是不尊重來訪的美國友人,並對此舉表達高度遺憾。陳一新今(20)日回應,外交部裝聾作啞,說不是警告,做大內宣做到離譜,被戳破後就趕快批評,「連我都被外交部點名批評。」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2-04-21 05:23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陳一新觀點:蔡賴如何將可能的外交突破變成外交笑話?
在過去兩個多月中,中華民國正副元首竟然將原先可能的兩場外交突破變成外交笑話。何以致之?原因不少,包括「新兩國論」、反民主措施、「論文門」以及「高端門」等。
陳一新
2022-02-24 14:5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陳一新觀點:臺灣2022年面對的國際與兩岸情勢
臺灣2021年在有驚無險中渡過。在2022年我國面對的國際與兩岸情勢可能更為險惡,全力以赴都未必能順利過關斬將,大意不得。2022年一開始的第一件大事就是1月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EF)。該論壇可為美國總統拜登提供一個重要的發聲管道。
陳一新
2021-12-20 07: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陳一新觀點:蔡成麻煩製造者,美中才共管臺獨
在這次拜習峰會上,美中兩國各取所需,也各有斬獲,但最大的輸家卻是臺灣的蔡英文總統。
陳一新
2021-11-24 06: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陳一新觀點:九月天,美中台變天?
2021年9月,美中關係開始變天,正式邁向既競爭又合作的大道。不過,從6月到9月這段期間,美中關係充滿了驚奇與轉折,高潮迭起,讓人目不暇接。
陳一新
2021-10-01 07:10
評論
兩岸
財經
專欄
陳一新觀點:習近平提共富,宜以人為本
8月17日,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在他親自主持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10次會議中,將「共同富裕」拉高到「夯實(紮實)黨長期執政基礎」的高度。
陳一新
2021-09-03 07:1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陳一新觀點:美正為改善與中關係布局我國應睜大眼睛
最近一陣子,拜登(JoeBiden)政府與習近平領導的北京政府做出一連串決定都在有意無意之間顯示,美中兩國準備在近期改善關係,而我國應該警覺,台美之間的關係可看到多少受到影響,必須審慎對應。
陳一新
2021-07-14 07: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陳一新觀點:今天不付出,明天付更多
全世界國家都在比競爭力,過去我國這方面也的確名列前茅,但這一年來臺灣的競爭力可能已如江河日下。
陳一新
2021-06-25 06:4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陳一新觀點:美俄峰會能帶來「聯俄制中」嗎?
美國總統拜登不論是演講還是發言,都提到他期待六月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峰會。很多人懷疑,拜登是否師法當年尼克森總統「故技」,想要「聯俄制中」。問題是,1972年的時空背景早已物換星移,歷史事件還能以不同的形式「複製」嗎?
陳一新
2021-05-12 07:10
新聞
政治
兩岸
分析國安人事異動「眉角」 學者:蔡英文想爭取更多與中國對話空間
總統府19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因應國際局勢和後疫情時代的全球政經變化,將進行國安人事異動,包含陸委會主委、國防部長、國安局長全數大風吹。對此,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廖達琪分析,由本次人事異動看來,蔡政府應該打算走比較緩和的國安路線,爭取與中國對話的空間和機會。
郭怜妤
2021-02-20 14:41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陳一新觀點:兩岸對拜登新政府的錯誤期待
拜登(JoeBiden)新政府上任後,台海兩岸都有了新的憧憬,甚至以為美、中2國將在未來一段時間的磨合之後,會讓北京與台北都感到滿意。
陳一新
2021-01-27 07:1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