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翻轉地緣現實,俄國反成土耳其執政黨助力

2023年5月14日土耳其大選:艾爾多的最大對手、領導6大反對黨組成聯盟的共和人民黨(CHP)黨魁基里達歐魯。(資料照,美聯社)

5月14日即將舉行的土耳其總統和國會大選,現任總統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能否連任,將影響往後土耳其是否會與西方漸行漸遠。2003年艾爾多安擔任總理以來,將土耳其帶向突厥主義和伊斯蘭身分的認同,並且打壓凱末爾主義和親近庫德族的左派政黨。

自17世紀以來,俄國多番戰勝鄂圖曼土耳其,今日俄國與烏克蘭的黑海沿岸和高加索地區原為土耳其疆域,克里米亞戰爭若無英法兩國之助,鄂圖曼帝國的解體可能將提前發生。面對長期以來的歷史衝突,俄羅斯是土耳其應然的戰略對手。第一次大戰結束後成立的現代土耳其,同樣也警惕著俄國南下威脅,並且在二次大戰後斷然拒絕前蘇聯索討伊斯坦堡沿岸的要求,甚至能與希臘共同加入北約。

憑藉位於「北約-伊斯蘭-俄國」之間的優越條件,土耳其自冷戰以來作為圍堵俄國從黑海南下的門戶,同時也是北約介入伊斯蘭事務的重要基地。然而自艾爾多安所屬的正義與發展黨(Adalet ve Kalkınma Partisi)執政以來,土耳其屢次申請加入歐盟受挫,面對庫德族問題的爭議,更直接與西方普世價值對抗。

近二十年多來,土耳其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漸行漸遠,甚至在俄烏戰爭期間未加入對俄禁運,並且一度表態阻止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成為北約內部最大的異數。西方國家雖一度有意反制艾爾多安,但是在2016年7月的土耳其政變失敗後,土耳其軍方失去抗衡力量,僅剩共和人民黨(Cumhuriyet Halk Partisi)與伊斯坦堡地區的民眾反對艾爾多安。

土耳其政變期間,相對於西方國家的態度曖昧不明,甚至支持反對派,只有俄國不計前嫌支持土耳其維持現況,2015年11月的Su-24擊墜事件宛如未曾發生。由於土耳其認為美國幕後支持政變,因此暫停供給電力予美軍使用的因吉利克空軍基地(Incirlik Air Base),俄國的角色從原本的敵人,轉變成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政變一個月後的8月9日,艾爾多安便在聖彼得堡和普丁會面,成為土耳其大國關係的重大轉變。土耳其在獲得俄國的支持後,國際支持不再需要單方面依靠西方國家,艾爾多安便肆無忌憚的展開政治大清洗,造成15萬的軍公教人員遭受不明之冤,以及其他親西方的社會主義黨派人士,其中包括關心庫德族和亞美尼亞問題的慈善家卡瓦拉(Osman Kavala)。

面對土耳其在庫德族和俄國關係上處處與西方國家相左,2021年時美國嘗試延遲土耳其提出的F-16戰機採購作業,反而促成土耳其的國防自主發展。土耳其國防工業公司阿塞爾桑(Aselsan)研發成功主動電子掃描陣列(AESA)雷達,並且表態向中俄購買武器和引進技術,2022年8月獲得第二批次的俄製S-400 防空飛彈系統與鄰國希臘抗衡,使得北約的軍事合作規範在歐亞陸橋地區率先被破壞。 (相關報導: 土耳其大選登場》艾爾多安邁向連續執政25年?或他的時代將要結束? 更多文章

2023年5月8日,土耳其總統參選人艾爾多安在伊斯坦堡街頭的競選廣告。(美聯社)
2023年5月8日,土耳其總統參選人艾爾多安在伊斯坦堡街頭的競選廣告。(資料照,美聯社)

土耳其甚至更進一步運用俄國平衡美國的壓力,順利取得土耳其所需的F-16升級套件。2021年11月,俄羅斯向土耳其提出協助研製新一代戰鬥機,使得土耳其和北約的關係更為緊張。2023年1月14日,在土耳其外長訪美前夕,拜登尋求國會批准向土耳其出售200億美的F-16戰機;4月18日,表態向土耳其出售F-16戰機的航空電子設備,金額高達2.59億美元,最終土耳其不但如願取得美國軍售,同時也取得俄國軍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