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伊斯蘭 文章列表
#
伊斯蘭
約 1,48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國際
政治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喀什米爾為何成為南亞火藥庫 南方朔細說從頭印巴對峙歷史、宗教成因
喀什米爾發生針對遊客的致命攻擊事件,造成至少26人死亡,引發印度國內憤怒情緒,也再度點燃新德里對伊斯蘭馬巴德的長期指控──巴基斯坦支持喀什米爾地區的恐怖活動。這讓巴基斯坦國防部長哈瓦賈.穆罕默德.阿西夫(KhawajaMuhammadAsif)4月28日對外表示,印度有可能即將對巴基斯坦發動攻擊,並強調巴方已採取軍事強化措施,進入高度戒備。
南方朔
2025-05-03 09:10
新聞
國際
政治
軍事
伊拉克逮捕疑涉案ISIS高層成員 年初紐奧良卡車攻擊案延燒
2025年元旦凌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最熱鬧的波本街(BourbonStreet)發生一起震驚全球的卡車衝撞事件,造成14人死亡、57人受傷。時隔近4個月,伊拉克當局於29日宣布,已在境內逮捕一名疑似伊斯蘭國(ISIS)成員,涉嫌煽動此次攻擊事件。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4-30 14:16
新聞
國際
喀什米爾恐攻犯人拍下暴行 遊客背不出伊斯蘭教宣言即刻槍殺
印度控制的喀什米爾(Kashmir)前天發生恐攻,已知至少26人死亡。印度媒體指出,犯嫌用隨身攝影機錄下作案過程;倖存者表示,恐怖分子會確定被害人是否為穆斯林,只要不會背伊斯蘭信仰宣言「卡爾瑪」(Kalma),就得受死。喀什米爾地區素有「小瑞士」之稱的度假勝地巴哈甘(Pahalgam)前天下午發生恐怖攻擊事件,據傳有5、6名身穿迷彩服的恐怖分子從樹林冒出,持長槍朝遊客開火。截至目前,已知至少26人喪命,這被認為是當地近年來嚴重的恐怖攻擊之一。
中央社
2025-04-24 09:4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誤踩超敏感議題!馬來西亞《星洲日報》頭版漏畫國旗伊斯蘭象徵,慘遭輿論砲轟和司法調查
隨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前往馬來西亞訪問,當地眾多中文報刊雜誌,近日都以大篇幅報導相關事項,但身為老牌華文媒體的《星洲日報》(SinChewDaily),卻在一篇頭版報導中,刊出一幅不完整的馬來西亞國旗插圖,馬國國旗明顯少畫象徵伊斯蘭教的彎月圖案,隨即引發當地輿論攻擊,甚至該報社也被政府調查。
李靖棠
2025-04-17 17:05
風生活
世界
文化
伊斯蘭教女性都要包頭巾?頭巾是保守的象徵嗎?印尼年輕人突然瘋戴頭巾原因曝光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現在台灣以包頭巾展現自己宗教信仰的印尼女移工迅速增加?二十多年前我初到印尼時,信奉伊斯蘭教的女性包頭巾是少數,現在比例則狂升至80%以上,這股潮流其實是跟隨著世界最大的伊斯蘭教國家印尼近年來的流行趨勢。
天下文化
2025-03-04 11:25
風生活
新知
世界
馬桶旁噴頭水管是幹嘛用的?不是拿來洗廁所!專家曝正解,背後超有文化
廁所是大家天天都會去的地方,不過,你有想過從廁所也能看到一個國家的文化與歷史嗎?相信大家在廁所曾看到馬桶旁的水管噴槍,心想應該是拿來沖洗廁所的。不過,其實它還另有用途,尤其在伊斯蘭教國家尤為廣泛。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2-11 17:51
新聞
國際
文化
「這是一場充滿淚水的漫長抗爭」泰國為什麼成為LGBT伴侶的天堂?
「這是一場充滿淚水的漫長抗爭。」
BBC News 中文
2025-01-23 10:10
新聞
國際
女權倒退數十年?伊拉克保守派強修民法、允許宗教擴權,童婚合法陰影依然無解
在保守派議員支持下、伊拉克國會正式通過3份具有高度爭議性的新法案,其中最引人關注的變化,首先是大幅削弱該國實施數十年的民法,賦予伊斯蘭宗教法院與高階教士,在婚姻、離婚和繼承等家庭事務上更大的權力。此一修正不只讓外界憂慮女性權利恐被限縮,而在婚姻最低年齡上,也可能因為這次變更,變相讓「童婚」陋習合法化。
李靖棠
2025-01-22 20:54
新聞
國際
敘利亞開始刪改教科書:不再歌頌阿塞德,但「演化論」與「大爆炸理論」也要刪
敘利亞人對新成立的伊斯蘭主義政府的擔憂正日益增長。原因之一是新政權已決計變更校園課程,且未徵詢社會及其他人的意見。
BBC News 中文
2025-01-05 12:25
新聞
國際
2025第一天,「伊斯蘭國」就在美國本土發動恐攻?紐奧良卡車高速衝撞人群,至少15人罹難
正當2025新年的歡樂氣氛還寫在每個人的臉上,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紐奧良在元旦的凌晨時分,卻發生卡車蓄意衝撞人群、造成至少15人罹難的悲劇事件。目前已知駕駛是美軍退伍的賈巴(Shamsud-DinBaharJabbar),他在撞擊無辜民眾後遭到警方射殺。這輛皮卡上印有「伊斯蘭國」的旗幟,拜登也表態「證據顯示,嫌犯是受到了『伊斯蘭國』的啟發」,這讓美國在2025第一天就被籠罩在恐怖攻擊的陰影裡。
國際中心
2025-01-02 12:38
新聞
國際
德國聖誕市集恐攻:一名沙烏地阿拉伯的精神科醫生,如何在德國的開放社會走向極端
20日晚上,一輛汽車衝入德國馬德堡市(Magdeberg)的戶外聖誕市集,造成一名9歲男童和四名婦人死亡、另有200人受傷。兇嫌阿卜杜勒穆森(Talebal-Abdulmohsen)當場被捕>根據《紐約時報》,這位在德國生活近20年的精神科醫生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經常在社群媒體上批評德國政府和激進伊斯蘭教主義。德國當局正在試圖拼湊出阿卜杜勒穆森的犯案動機,但目前仍無斬獲。
李岱青
2024-12-23 18:30
新聞
國際
軍事
VIP
大國博弈
從一盤散沙到整合戰力:解放沙姆陣線團結敘利亞反抗勢力,耗時一年準備推倒阿塞德政權
飽受內戰所苦的敘利亞,近日迎來政權大變天,透過外媒鏡頭專訪主導本次行動,「解放沙姆陣線」(HayatTahriral-Sham,HTS)高層指揮官透過他的視角、告訴所有讀者們,這是一次經過高度計算與籌劃、同時堅守紀律的聯合作戰,同時還啟用一支新型無人機部隊,並與全國各地的反對派建立緊密合作關係,他們一共耗時近一年才真正開始行動。
李靖棠
2024-12-14 15:11
新聞
國際
軍事
中東亂局:阿塞德倒台後,敘利亞的權力真空誰來填補?
巴沙爾·阿塞德(Basharal-Assad)「歷史性」垮台的速度和規模震驚了白宮。拜登總統聲稱,美國對此有功。
BBC News 中文
2024-12-09 19:30
新聞
國際
軍事
分析》敘利亞阿塞德政權垮台,中東各國不見得樂見 CNN:「沒有人想要激進伊斯蘭政權上位」
敘利亞判軍領袖之一喬拉尼12月5日接受CNN訪問時表示,「革命目的是要推翻(阿塞德)政權,我們會用一切手段達到目標。」敘利亞叛軍接近完全推翻總統阿塞德目標近在咫尺,但儘管阿塞德在中東有許多敵人,中東各國卻不見得都會樂見他垮台,因為沒有一國想要激進的伊斯蘭政權取代阿塞德。
王秋燕
2024-12-08 17:30
新聞
國際
軍事
敘利亞內戰再起:伊斯蘭叛軍連佔2大城劍指首都,高喊推翻阿塞德獨裁政權
伊斯蘭激進組織「解放沙姆陣線」(HayatTahriral-Sham,HTS)主導的叛軍,近日突然對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塞德(Basharal-Assad)政府,發起一連串的城市攻擊,再次開啟敘利亞內戰序幕。繼叛軍5日再打下北部城市哈馬(Hama),這是第二座落入叛軍手中的重要城市,下一個目標將是敘利亞第三大城市霍姆斯(Homs),聽聞叛軍動向、數以萬計的居民因害怕再被捲入戰爭而迅速逃離。
李靖棠
2024-12-06 21:11
新聞
國際
軍事
敘利亞戰火再起!叛軍為何聲勢大振,阿塞德政權面臨何種挑戰
近日在敘利亞重新燃起的戰火,是自去年10月7日哈瑪斯突襲以色列以來,在動盪的中東地區引發的又一惡果。該區域的各式攻擊行動及以色列的軍事回應顛覆了現狀—現在在敘利亞發生的事進一步證明中東的戰爭正在升級,而非平息。
BBC News 中文
2024-12-02 19:18
新聞
國際
「伊斯蘭國」死灰復燃!阿富汗北部槍擊釀10死,IS-K宣稱涉案
聖戰組織伊斯蘭國(IS)分支「呼羅珊伊斯蘭國」(IslamicStateKhorasan,IS-K)23日聲稱應為阿富汗北部伊斯蘭教蘇菲派聖地發生的槍擊事件負責,這起攻擊造成10死。
中央社
2024-11-24 10:10
新聞
國際
伊拉克擬調整結婚下限至9歲:近3成女孩為家庭接受童婚,修法究竟是保護或剝奪權利
本來擁有「最進步民法」的海灣國家伊拉克,目前正面臨重大立法變革的邊緣,主導該國議會的什葉派保守穆斯林政黨聯盟,有意大幅修改法律條文,不只將剝奪女性的離婚、繼承及子女撫養權,還可能將法定結婚年齡下限,從目前的18歲降低至9歲,進一步允許男性與年幼女孩結婚的扭曲習俗。此一修法也引發伊拉克國內民眾群起抗議,許多人走上街頭、抨擊政府與國會正將國家帶往神學士(Taliban)方向前進。
李靖棠
2024-11-22 17:01
風生活
即時
世界
遊客給聘金就能找到老婆!這1伊斯蘭國盛行「臨時婚姻」合法色色 一出境就離婚
印尼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然而該國如今卻面臨一種日益增長且極具爭議的現象,「快樂婚姻」(nikahmut'ah),即當地婦女與外國遊客之間的臨時婚姻,然而更直白來看,這種「快樂婚姻」,其實就是女方收了遊客的「聘金」,成為遊客在印尼旅遊這段期間「暫時的老婆」,而女方則可以以「老婆」的名義和「老公」發生性關係,遊走在道德、宗教和法律灰色地帶,消息曝光後也引發當地爭議。
古靜兒
2024-10-10 14:51
新聞
國際
軍事
VOA專訪美軍非洲司令:美軍失去了尼日基地,中俄卻更積極進入非洲
美國非洲司令部(AFRICOM)司令邁克爾·蘭利(MichaelLangley)上將在美軍撤離尼日後,開始重新調整美國在非洲大陸的軍事部署。
美國之音
2024-10-03 17: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