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Fed)升息之路接近終點,儘管決策者們一再淡化今年降息的可能性,市場上的投資人似乎仍然抱著一絲希望。法人指出,最新出爐的核心通膨數據仍在高點,聯準會絕不樂見重蹈1970年代覆轍,估計不會輕易降息,但近期金融體系與經濟表現漸露疲態,投資人紛紛押注聯準會將不得不提早放水。
近兩年金融市場動盪不安,去年歷經通膨、升息、政經局勢等三大面向轉折,今年又陸續面臨美歐銀行倒閉風波。富達國際認為,金融市場正進入「大重置」後「再平衡」階段,建議投資人在接下來的投資布局必須有所改變和重置,著眼於能夠掌握收益和對抗波動的「收益投資策略」,將是現階段投資的關鍵。
富達國際全球固定收益投資長Steve Ellis今(11)日指出,上週聯準會利率會議再度升息1碼,表示未來貨幣政策展望取決於經濟數據表現,並且重申對抗通膨。儘管已開發市場整體通膨率正在下降,成熟國家央行在今年第4季之前仍面臨高核心通膨與服務性通膨僵固性問題,因此,富達預期聯準會仍會維持高利率更長時間,建議投資人必須留意金融信貸緊縮可能性,以致衝擊經濟成長。

投資人不信聯準會?
Steve Ellis提到,聯準會一再釋出利率「higher for longer」的訊號,投資人卻未被說服,反倒認為今年底前將會迎來降息,主要是因為經濟可能陷入衰退。
另一方面,根據美國勞工部公布的4月份就業數據,非農新增就業人數連續14個月優於市場預期,失業率創下逾50年低點,「就業率勞動市場仍偏緊俏,但已開始鬆弛」,回顧歷史經驗,一旦經濟衰退,失業率又會陡升。
Steve Ellis指出,在美國矽谷銀行(SVB)與簽名銀行(Signature Bank)事件爆發前,銀行信貸成長速度就已開始減速。根據富達所編製的富達美國銀行壓力指數(包含13項指標),美國金融體系仍然承壓,特別是區域性金融機構,如此可能使得經濟前景轉弱。
只不過,這與2008年由房地產引發的信貸風險不同,目前美國大型銀行的資本水位是2008年兩倍,而且流動性更佳,加上聯準會與監管機構處理速度較快,應不至於出現全球金融海嘯,惟信貸緊縮仍增添經濟溫和衰退的風險。
Steve Ellis分析,儘管整體市場背景看似疲弱,投資策略應維持謹慎立場,但現在也是調整存續期的最佳時刻,當經濟循環進入此一階段,公債和投資級債的表現通常優於較高風險的資產類別,同時相對看好新興亞洲的投資展望。
Steve Ellis建議,投資人可選擇評估配置優質高評等債券基金,兼具跨國家、跨市場、跨債別、跨評級的彈性操作,並能透過動態配置,因應不同景氣循緩,以確保獲取投資收益並兼顧風險控管。

亞洲國家基本面相對有利
富達亞洲總報酬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姿瑾,現階段亞洲國家在通膨控制以及央行政策走向,都比歐美更有利於經濟成長,基本面相對有利。
其中,中國大陸祭出重新開放、貨幣及財政寬鬆、放鬆房地產業限制等多重政策,支持經濟進一步恢復和成長,建議投資人可以持續觀察就業與投資等各項經濟指標,以確認後續成長力道對市場價格進一步向上的支撐。
印度方面,疫情後的復甦成長動能異常強勁,而且服務業與製造業持續維持於高擴張階段,央行也在最近暫停升息支持內需進一步成長。
受惠龐大內需的印尼,經濟持續強勁復甦,有效推動財政改革,通膨回穩使其並未出現流動性壓力,可望促進長期經濟成長。
陳姿瑾表示,富達對於亞洲投資等級債抱持樂觀穩健看法,對於非投資等級債則較偏中性。就產業而言,內需消費仍將是中國大陸主要成長來源,房地產實體市場觸底之後的復甦速度,也關係到整體投資後市信心。 (相關報導: 美國銀行業連環爆,有可能引發金融危機?一文看懂風暴核心,該注意的是這件事 | 更多文章 )
至於金融產業,由於銀行業過去一段升息循環中已經歷經去化風險、強化體質,如今基本面具有競爭力;鑒於永續發展長期投資主題契合當前通膨升溫和能源危機的短期需求,富達也持續看好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