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如何令人腐化?「掌權」讓好人失去當初的善良:《人慈》書摘(5)

在這種世界裡,不會是最友善和最有同理心的領袖爬到頂端,而是相反的人。在這個世界裡,是無恥者生存。(示意圖,取自pakutaso)

1513年冬天,一名窮困潦倒的城市書記員在某間酒吧裡待了又一個漫長的夜晚後,開始寫起一本他稱作《君主論》的小手冊。這本被馬基維利描述為「我的小小怪念頭」的書,會成為西方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一部作品。《君主論》最後將會出現在查理五世(Charles V)、路易十四(Louis XIV)和史達林總書記的床邊桌上。德國首相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有一本。邱吉爾、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也有。甚至拿破崙兵敗滑鐵盧之後,人們也在他的馬車上找到一本。

馬基維利哲學的一大優勢是它可行。他寫到,如果你要權力,你就得要牢牢抓住。你必須無恥,不被道德原則所約束。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而如果你不自己當心,人們就會大搖大擺地踩過你頭上。根據馬基維利的說法,「一般而言,可以說人都是忘恩負義、三心兩意、遮遮掩掩、虛情假意、膽小怕事,而且又貪得無厭。」如果有人對你好,不要被騙了:那是假的,因為「人從來不做任何好事,除非出於不得已」。

常有人說馬基維利這本書「很現實」。如果你想讀讀看,就去最近的書店找長銷專區。或者你也可以從大量忠於他這套哲學的勵志書籍中選一本,從《經理人讀馬基維利》(Machiavelli for Managers)到《媽媽讀馬基維利》(Machiavelli for Moms);或者收看受他想法啟發的大量戲劇、電影和電視影集。《教父》(The Godfather)、《紙牌屋》(House of Cards)、《權力遊戲》──這些基本上都是這本十六世紀義大利人著作的註腳。

有鑑於他這套理論如此盛行,質問一下馬基維利說得對不對,也是滿合理的舉動吧。人是不是應該要恬不知恥地說謊欺騙,來取得權力並鞏固權力?最新的科學研究有沒有什麼要說的?

達契爾.克特納(Dacher Keltner)教授是應用馬基維利主義的頂尖專家。1990年代當他首次對權力心理學產生興趣,他就注意到兩件事。第一:幾乎每個人都相信馬基維利是對的。第二:幾乎沒有人做過可以支持這想法的科學研究。

克特納決定站出來當第一個。在那場(他自稱為)「自然狀態」實驗中,這位美國心理學家連續潛入好幾個人類自由競爭支配權的環境,從宿舍房間到夏令營等。他預料就是在這樣的地方,在這種人們都初次見面的地方,可以看到馬基維利永不過時的智慧全面展現開來。

到頭來他失望了。克特納發現,如果誰像《君主論》開示的那樣行事,就會被踢出營隊。就像史前時代那樣,這些迷你社會不容許有誰傲慢自大。人們會認定你是個混蛋然後將你拒之門外。克特納發現,那些在此掌權的人,是最友善也最具同理心的人。這裡是最友善者生存。

馬基維利曾言,「任何時候發生的任何事,都與從前發生過的事非常近似」。(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哲學家馬基維利(Niccolò di Bernardo dei Machiavelli)。(圖/維基百科)

現在你可能會想說:這個什麼教授來著的應該要順便來看看我們公司,跟我們老闆見個面──然後他那個善良領袖的小小理論就會改一改了。 (相關報導: 【下班經濟學】不看盤不看財報!36歲兆豐王年領百萬股息!解密金融股三大起漲買點! 更多文章

但等等,事情還沒講完。克特納也研究了權力「在人們掌權之後」會帶來的效應。這一次他得出了完全不一樣的結論。或許最有娛樂效果的就是他的餅乾怪獸實驗(Cookie Monster study),名稱來自《芝麻街》(Sesame Street)那隻毛茸茸的藍色布偶。1998年,克特納與研究團隊請每組三名志願者的小組陸續來到實驗室。實驗會隨機把其中一人指派為團體領袖,而他們都會拿到一項必須完成的枯燥工作。沒多久,有個助理會帶一盤共五片的餅乾來給團體分。所有的小組都會留一片在盤子上(這是禮儀的金科玉律),但幾乎在每個案例中,第四片餅乾都會被領袖吃掉。此外,克特納的一名博士生還注意到,領袖看起來似乎也是吃相比較難看的人。重放影帶之後,很明顯可以看出這些「餅乾怪獸」都比較常開著嘴嚼餅乾,吃的時候比較吵,而且在襯衫上掉的餅乾屑也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