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之死:兩聲槍響後,日本政局與東亞情勢的未來?

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襲身亡。7月11日,安倍的遺體移往東京增上寺守靈,不少民眾前往弔唁。(AP)

日本第26屆參議院選舉於週日(2022年7月10日)登場。

通常,選舉前的最後一個禮拜五,理應是各政黨積極拉票、政治領袖們四處助講的一天,然而兩聲槍響後,一切戛然停止。令人悲傷的是,曾權傾一時、日本史上任期最長的首相安倍晉三,他的人生停留在這個時刻,享壽67歲。

這件震驚全世界的暗殺事件,牽動的不僅僅是日本國內的政局,對於東亞局勢、乃至世界民主陣營,都是一大衝擊。

至於兇嫌山上徹也為何會犯下這起案件?目前的消息大多指向兇嫌個人的家庭因素,而其暗殺的理由,是因為他認為母親為了宗教團體「世界平和統一家庭聯合」(前身為統一教)奉獻了大筆的金錢,導致家庭破碎,因此起心動念殺人。

然整起事件實在過於離奇。畢竟,在日本這樣槍枝及爆裂物管制如此嚴格的國家,嫌犯必須花時間購置土製槍械的部品、組裝,還得要找時間測試性能,甚至可能有數個月之譜。也因此,不少陰謀論開始出現,揣測事件背後是否有其他勢力介入,日本警方及檢調也正積極調查。

昨天上午,參議院選舉結果出爐,安倍所屬的自民黨大勝。

該黨不僅在參議院拿下單獨過半的席次,支持修憲的四個主要政黨自民黨、公明黨、維新會、國民民主黨,也在眾參兩院擁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席次,穩穩達到修憲門檻,更成為議會中的壓倒性多數。

逝者已矣,安倍晉三因故離開人世,但他的志業仍未達成。

2022年7月11日,日本參議院選舉結果出爐,自民黨獲得壓倒性勝利。左六戴眼鏡、持玫瑰者為日本現任首相岸田文雄。(AP)
2022年7月11日,日本參議院選舉結果出爐,自民黨獲得壓倒性勝利。左六戴眼鏡、持玫瑰者為日本現任首相岸田文雄。(AP)

日本政壇:自民黨成選舉贏家,黨內派閥命運未定

即便安倍早在兩年前卸下首相一職,他仍對日本政壇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他是日本國內第一大黨「自由民主黨」內最大派閥「清和政策研究會」(下簡稱「安倍派」)的領袖。

光是在眾議院和參議院,屬於安倍派的議員就有94人,幾乎佔了自民黨四分之一的勢力,而安倍身為派閥領袖,自然是「喊水會結凍」。

從2021年自民黨總裁選舉,我們即可了解安倍的影響力:安倍支持並推出了無派閥的高市早苗參選總裁,結果高市在國會議員間的得票數還高過選前呼聲極高的河野太郎

由於派閥成員候選人不少,加上前首相的號召力,因此安倍可以說是跑遍日本列島南北助選,每天行程都相當多:安倍派的成員中,參議員共有35名,而今年任期結束、須改選者共有14名;其中,又有兩人任期結束後將不再參與選舉,因此共有12名將爭取連任,而退任之一的中川雅治(選區東京都),則是支持前偶像藝人生稻晃子參選。

只是沒想到,安倍卻在跑助選行程時於奈良遭遇槍擊身亡,可以想見這對日本國民的衝擊。由於警方未能制止悲劇發生,奈良縣警便成了各界撻伐的對象,負責貼身保護的警視廳特警,更成了檢討焦點。 (相關報導: 從棄嬰保溫箱到匿名生產,這家醫院15年接住了161個弱勢寶寶 更多文章

至於安倍晉三一直掛念與推動的修憲議題呢?

走走小百科

各方關注的修憲議題,指的是被稱為「和平憲法」的《日本國憲法》第9條:

「日本國民衷心謀求基於正義與秩序的國際和平,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或武力行使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

為達到前項目的,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

雖然憲法規定不得保有「戰爭力量」,但事實上,日本仍有所謂的「自衛隊」。二戰後,日本放棄發動戰爭的權力,並禁止徵召軍隊,因此自衛隊的功能雖然等同於軍隊,但名義上並非軍事組織,主要功能是維持日本的自衛能力。

然而進入21世紀後,日本自衛隊開始參與美軍行動及海外維和任務,掀起逾越「自衛」範圍的爭議;近年,東亞的地緣張力升溫,日本國內對於修改憲法第9條、將自衛隊升格為「國防軍」的議題,爭論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