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率不到1%!歐美國家物價飆漲 為何中國卻出現通貨緊縮徵兆?

歐美國家物價高漲,中國CPI年增率卻不到1%。(資料照,美聯社)

過去1年來,談到經濟議題,大家最有感的應該就是「漲」了。美國物價指數曾創下40年新高、漲幅超過9%,歐洲國家的物價指數也一度漲到10%,連一向低通膨的日本也漲到4%。為了壓制通膨,除了日本外,美國聯準會、歐洲央行與英國銀行皆大幅升息,副作用就是去年股市大跌,以及債券殖利率飆漲。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卻出現相反的景況。中國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不但沒漲過3%,近期還創下33個月以來新低,十分引人矚目。另外,中國PPI(生產者物價指數)連續6個月繳出負值。由於PPI是景氣的領先指標,因此市場認為,這可能是中國經濟緊縮的前兆。

中國CPI年增率低於歐美,PPI年增率也連續6個月負值

圖表顯示,中國3月CPI年增率為0.7%,低於市場預期的1%,創下2021年9月以來新低。從去年年初至今的數據來看,雖然這段時間美國通膨率動輒超過8%,歐洲甚至出現10%以上的通膨率,但中國CPI年增率都低於3%,最高僅2.8%,遠遠低於西方國家,甚至低於日本。中國通膨率最高點出現在去年9月,但日本同期的通膨率為3%,此後日本通膨率還出現4.3%的數字。

2022年1月至今中國CPI年增率(圖/Trading Economics)
2022年1月至今中國CPI年增率(圖/Trading Economics)

至於剔除食品價格與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年增率,從2022年1月至今,中國年增率最高僅1.2%,也是遠低於歐美國家。另外,核心CPI年增率走勢與CPI年增率不同。圖表顯示,2022年初核心CPI年增率在高檔,但CPI年增率則在低檔;2022年中核心CPI年增率下滑,但CPI年增率則衝上最高點。至於今年3月,CPI年增率創下新低,但核心CPI年增率則從0.6%微幅上揚至0.7%。

2022年1月至今中國核心CPI年增率(圖/Trading Economics)
2022年1月至今中國核心CPI年增率(圖/Trading Economics)

而反映生產者成本的PPI年增率,中國從2022年1月的9.1%高點穩定下滑,並在2022年10月轉為負值。從此之後,中國PPI年增率已連續6個月負值,並在今年3月擴大至-2.5%,是2020年6月以來的最大跌勢。由於PPI是景氣的領先指標,PPI連續多月負值更讓市場高度預期,中國是否將出現通貨緊縮。

2022年1月至今中國PPI年增率(圖/Trading Economics)
2022年1月至今中國PPI年增率(圖/Trading Economics)

食品物價年增率微降,令中國CPI年增率創新低

至於物價成長率低的原因,先從短期來看,CNBC指出,造成近期CPI年增率下滑的主要原因在於食物。中國3月食品平均物價比上個月還低1.4%。就細項而言,南華早報表示,雖然豬肉價格3月比去年同期上漲9.6%,水果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11.5%,但蔬菜比去年同期下滑11.1%;總和而言,食品3月的年化通膨率為2.4%,比2月的2.6%還低。食物物價下滑也可以解釋,為何中國3月CPI年增率創新低,但核心CPI年增率卻微幅上揚。 (相關報導: 商業熱議》最準的風向球!瑞士錶突然大賣,香港3月需求暴增62%,證明中國開始復甦了? 更多文章

CNBC還點出,雖然疫情趨緩讓中國家庭需求復甦,拉高金屬等原物料的價格,但經濟重啟也舒緩供應鏈,導致消費性耐久財商品的物價下降。《路透社》則認為,中國CPI年增率低迷的原因是中國剛從疫情解封,消費者仍普遍抱著採取謹慎態度;而PPI年增率低迷則是因為煤、原油、鋼鐵等原物料成本漲幅趨緩導致。中國國家統計局的說法是,CPI年增率下滑是因為農曆年後消費者需求下降,而食品通膨率下滑的原因是氣候溫暖造成農產豐收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