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與哲連斯基通話後 俄烏真的有可能停火嗎?

2023年4月18日,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赴頓內次克前線視察。(美聯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周三(4月26日)同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通電話,這是兩人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首次通話,外界也寄希望於中國利用自身對俄的影響力,促成俄烏戰爭的結束。

哲連斯基在他的推特上透露,此次通話時長一個小時。兩人就目前的戰爭交換了意見。最直接的成果是,中國將派遣一位前駐俄大使擔任特使前往烏克蘭,而烏克蘭則將補上已經空缺兩年之久的駐華大使的人選。

歐美等國基本都表達對這次通話的歡迎,希望能夠實現俄烏停火,但在通話後公布的文件中,中方未提俄羅斯撤軍,烏方依然強調了領土回到1991年時狀態,為和談的可能性劃下問號。

習近平說了什麼?

習近平
與西方不同,北京試圖在俄羅斯的入侵問題上表現出中立態度。但它從未隱藏與莫斯科的密切關係,也從未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上個月,習近平對俄羅斯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國事訪問。

習近平通話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三點:中國「不是當事方」,中方「堅持勸和促談」,「核戰爭沒有贏家」——

#具體而言,習近平表示,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負責任大國,「既不會隔岸觀火,也不會拱火澆油,更不幹趁機牟利的事」。中方所作所為光明正大。

#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中方始終站在和平一邊,核心立場就是勸和促談。對話談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而且,現在各方理性的思考和聲音在增加,應該抓住契機,為危機的政治解決積累有利條件。

#核戰爭沒有贏家。對待核問題,有關各方都應該保持冷靜克制,真正從自身和全人類的前途命運著眼,共同管控好危機。

在行動上,中方將堅持勸和促談,為盡快止戰停火、恢復和平作出自己的努力。中國還將派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赴烏克蘭等國訪問,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同各方進行深入溝通。

值得注意的是新華社的報導中全文並未提到「俄羅斯」、「入侵」等字眼,並稱習近平是應約與哲連斯基通電話。

哲連斯基說了什麼?

根據上述新華社的報導,哲連斯基在電話中說明他對當前「烏克蘭危機」的看法,並感謝中方為烏克蘭提供的人道主義援助,同時歡迎中方為恢復和平、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危機發揮重要作用。

哲連斯基4月26日在推特發文表示,他與習近平進行了「時間長且有意義」的電話會談。他說,此次通話及任命烏克蘭駐中國大使,將會為烏中雙邊關係發展注入強有力動能。

不過,烏克蘭方面的通話紀要稱,哲連斯基告訴中國領導人,「沒有人比烏克蘭人民更希望和平」,但和平必須是「公正和可持續的」。

「以領土妥協為代價是不可能實現和平的,」哲連斯基說。「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必須在1991年的邊界內恢復。」

哲連斯基也在社交媒體上稱,如果要妥協領土就沒有和平,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必須恢復到1991年的國界線。

此外,哲連斯基還談到烏中伙伴關係,「中國曾是烏克蘭的頭號貿易伙伴。我相信,我們今天的談話將為這一勢頭在各個層面的恢復、保持和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SEPTEMBER 28, 2021 - The first container train with export cargo on the route Ukraine -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seen before departure, Kyiv, capital of Ukraine
2021年9月,首趟烏克蘭發往中國的貨運班列發車。

其他國家態度如何?

美國白宮方面對兩人通話表示歡迎,同時提到事前並不知曉這次通話。

路透社援引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柯比表示,這是否「會導致某種有意義的和平運動、計劃或提議——我認為我們現在還不知道」。 (相關報導: 「我們擔心生命安全、或出現大批台灣難民」菲律賓離島民眾:我們在中美衝突的陰影下生活 更多文章

他還補充稱,如果要通過談判達成和平,那麼這將在哲連斯基總統準備好的時候進行,他還指出,美國歡迎任何一方為實現公正的和平而付出的努力——只要這種和平是可持續且具有公信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