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9成物價都已經漲過一輪,為何官員還是堅持台灣沒有通膨?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近期新台幣匯率持續探底,外界憂心進一步引爆輸入性通膨,後續物價恐怕還有得漲。(盧逸峰攝)

萬物齊漲,「通膨」儼然已經成為今年以來的主旋律,不僅在全球金融市場掀起陣陣波瀾,也讓市井小民的生活壓力與日俱增。雖然主計總處堅稱台灣目前沒有通膨現象,但是看在荷包不斷縮水的民眾眼裡,這樣的描述恐怕和日常經驗有著不小落差,甚至只想知道「現在到底還剩哪些東西沒漲?」

去年以來,國內物價其實已經漲了一輪,這股漲勢延續至今,首季實質經常性薪資落入負成長令人對於通膨壓力更加有感。根據最新統計,今年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3.38%,連續兩個月衝破3%,剔除蔬果、能源後的核心CPI,以及外食費、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的17項重要民生物資等項目漲幅,也都創下多年新高。

觀察今年4月368個查價項目群,扣除棗子、火龍果、櫻桃、荔枝及柿子5項當月非屬產季水果,共有313項比起去年同月上漲,權數合計90%,另有11項持平、39項下跌。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