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務實的台灣人,什麼時候學會一廂情願的利己思考的?

中國宣布20日起暫停台灣水果釋迦、蓮霧輸入。圖為台灣釋迦與蓮霧。(資料照,柯承惠攝)

這是一篇足以讓辣台派「起殺心」的論述,但除非你是那群「即使死掉一半的台灣人也應該爭取獨立」的民族主義瘋子,否則就不需要再針對我的友中派立場做文章了──你信你的情意反應,我信我的理性分析,而正如格雷厄姆(Paul Graham)的反駁層級所示,扣帽子抹紅是最沒水準的反駁方式。

簡單的說,本文起源於釋迦與蓮霧被對岸禁止進口之後的各方反應,讓我想要嘗試回答一個我很好奇的問題:務實的台灣人,什麼時候學會一廂情願的利己思考的?沒錯,一廂情願!這是我繼大樂透上市後再次發出相同的疑問──當時有民調顯示,大約有3分之1的民眾自信這輩子會中頭獎!

台灣主流民意及其不確定性

先確認一個事實:包括永遠維持現狀在內,「廣義的台獨」是台灣當前的主流民意。換言之,如果沒有任何附帶條件,那麼絕大多數的台灣民眾都會唾棄統一而選擇獨立。

在「維護既有生活方式」的前提下,這是完全合乎理性的抉擇──我也會這麼選。想像一下,在下列幾組對照性描述之下,正常人會選擇統一或獨立:台灣自由民主,中共極權專制;台灣富裕先進,中共貧窮落後;台灣熱愛和平,中共窮兵黷武。而這些描述,豈不正是政府和媒體多年來在民眾心中塑造出來的印象?

關鍵在於第二個事實:沒有人能夠斷言台灣獨立衍生的影響為何!換言之就是,沒有任何附帶條件的台灣獨立只是一廂情願的幻想。

務實的台灣民眾也就因為這個不確定性,多年來始終偏好「廣義的維持現狀」,直到近期才有「三分法」民調(在獨立、維持現狀、和統一這三者當中擇一)顯示,將近5成的民眾選擇獨立──同期的陸委會「六分法」民調中,只有8.5%的民眾主張儘快獨立或統一,其他都屬於廣義的維持現狀,但包括永遠維持現狀在內的廣義台獨仍占了接近6成!

這種民意造成了另一個事實:在主流民意的支持下,從李登輝政府迄今,台灣其實一直走在「漸進式台獨」的路線上,逆勢而行的馬英九政府不但飽受攻訐,最後還重挫於「太陽花運動」,也讓國民黨和友中派被貼上「中共同路人」和「賣台」等紅色標籤。

但這個結果其實很容易理解──反共一直是台灣的主流思維,中共始終是台灣人最大的夢魘,任何可能導致台灣被中共統治的言行舉止,都會引發主流民意的疑懼,而在「道德一斤多少錢」的政治思維當中,「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進行抹紅絕對是理所當然的抉擇。

正如一度主宰美國政壇的麥卡錫主義,雖然在本質上把民眾當作政治白癡,認為選民缺乏政治智慧而可以任意操弄,但確實極其精準的掌握民眾對於共產主義的恐懼,於是在討好主流民意的同時,還衍生寒蟬效應而碾壓言論自由,順心遂意的打造出「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一言堂。

換言之,台灣政壇的抹紅只是70年前美國政壇的山寨版,也是美蘇冷戰思維不死幽靈的轉世投胎,證明了我們不會從歷史中記取教訓,一旦恐懼加身則會陷入腦殘狀態,任由有心人士不擇手段的泯滅恐懼來源。 (相關報導: 風評:拜習通話90分,美中和緩仍不足 更多文章

資訊篩選下的扭曲

實際上,在主流民意的支持下,台灣已經在獨立的道路上走了很遠,只差「修憲改國號」這個象徵性動作了。這個抉擇當然還是出自於理性,只不過在我看來,這是來自於資訊受到篩選扭曲之下衍生的理性。